江西紡織業:疫情下短板暴露,危機中尋找機遇
4月24日,2020春季全國紡織園區視頻調研會進行江西專場。來自江西省有關行業協會、紡織工業園區的領導,以及企業代表與會,重點介紹了疫情下行業現狀,以及開展自救的情況,并提出建議。
中紡聯主要參會人員: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中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楊峻
中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王進軍
中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處處長白麗敏
江西主要參會人員:
江西省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趙子建
青山湖區服裝設計師協會秘書長唐新強
青山湖區針紡產業產業園WOLEYI創始人高道倫
于都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辦主任丁有勝
贛州南康服裝協會秘書長劉紅梅
奉新工業園辦公室副主任熊小強
廣東衣龍外貿服裝有限公司南康衣龍分公司經理胡金華
國際需求不足,復工后再停工
紡織工業是江西省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紡織企業克服轉產、原料、用工、物流等困難,推動復工復產,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一手抓疫情防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積極進展。九江賽得利、盛君絲化纖等企業堅持開工,開足馬力制造醫用口罩和防護服原材料。江西昌碩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緊急召集各地員工返崗,組織醫療防護的PTFE復合材料生產,及時趕制納米級防護服。贏家、恩達、康意、昌碩、華興針織、派爾格服飾、南昌依佰匯制衣等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充分發揮自身行業優勢,紛紛投資轉產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
江西恩達麻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一時間領到變更后的營業執照和一類醫療器械備案憑證,從全國各地引進口罩、防護服、隔離衣等生產線7條,組織培訓操作工人,24小時生產,保障防疫物資供應,產品已獲得歐盟CE認證,并完成了海關報關的相關手續,日產口罩5萬個,防護服、醫用隔離衣等3萬套,現產品已供應意大利、德國等歐美國家。江西康意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南康月覽)新上四條口罩生產線,日產口罩60萬只,滿足地方需求。萬年昌碩制衣組織旗下愛麗斯緊急建設了四條全自動口罩生產線,日產60萬只。南昌依佰匯制衣火速購置口罩機、熱熔機等設備,開足馬力轉產口罩,南昌華興針織采購11臺口罩機,主動將4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改造為無菌車間,改造后有3條生產線、現日產口罩30萬只、隔離服3萬套。九江天濾新材料作為江西唯一一家生產醫用熔噴布的企業,列入省重點調度的緊缺急需疫情防控醫療物資,建立企業駐廠雙特派員制度,重點保障N95口罩的生產。九江奧博特服飾、蘇展服飾、贛州贏家時裝、仔衣庫服飾、撫州大森服飾、鮑斯高服飾等企業紛紛增設防護口罩生產線,承接醫用防護服生產任務,有效緩解了江西省防護物資緊缺局面。
據了解,截至4月1日,江西紡織企業復工率達到98.4%,工人返崗率達到91.4%,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復工率達98.6%,工人返崗率達到81.6%。
江西省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趙子建介紹說,目前,外貿出口受阻,國內需求不足,已成為制約各集群、園區復工、復產的最主要因素,導致部分地區復工后再停工。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消費市場尚未全面恢復,內銷市場遠未及過去同期水平;此外,國外疫情大面積爆發,外貿訂單、物流等均受到較大影響,因此部分以外貿銷售為主的企業已再次停工、等待復產。
對于江西紡織業面臨的最大困難,趙子建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肆虐,國際貿易悲觀情緒濃厚,國際物流受阻,大批訂單退單,給江西紡織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許多企業近乎“停擺”——對于資金雄厚的龍頭企業而言,是業務、生產上的銳減,對一部分小微企業來說,則是生死存亡。僅有9%的企業出口訂單量達到正常情況的80%,出口訂單量不足正常情況50%的企業比例高達61.2%。南昌市青山湖區擁有大大小小兩千多家針紡企業,七八萬從業人員,文化衫出口量占全國三分之一,絕大部分都是出口到美國,外貿影響巨大。
面對困難,趙子建建議政府幫助企業走出國門,開拓市場。以贏家時裝為例,轉產防護服,沒有取得對應國家的認證(CE/FDA),無法承接國外的防護服加工訂單,而這些認證辦理周期過長,需要江西企業和監測認證機構統籌合作,可考慮建立江西醫用防護服出口聯盟,共享資源、資質,抱團取暖,造大船出海。
危機中挖掘機遇
南昌青山湖區是“中國針織服裝名城”、全國第四大針織服裝類產業基地,青山湖區曾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行業發展奇跡。這里擁有2000多家針織服裝企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近十萬從業人員,年生產各類針織服裝超10億件,文化衫出口占全國三分之一。
青山湖區服裝設計師協會秘書長唐新強介紹說,受疫情影響,不完全統計,青山湖區約有15%以上的企業面臨生存的壓力,30%的企業營業額預估減少30%-50%。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對紡織服裝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此次疫情復工戰中,以外貿為主體的單一結構型產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一是外貿經濟占比大,行業受沖擊。大青山湖區紡織業最大的特點是外貿型為主體,90%以上的紡織服裝企業都是從事貼牌代工,三分之一以上的企業預估疫情將使企業業務營業額減少30~50%。二是來料加工為主體,短板更明顯。青山湖企業中有90%是來料加工企業,此次疫情,更暴露出行業在研發設計、銷售渠道、品牌營銷和供應鏈協同管理方面短板較為突出。三是信息來源較匱乏,企業難決策。從春季需求上看,企業亟需獲取國內外采購訂單、流行趨勢、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引進及招聘方面的信息,但在信息來源上企業缺少渠道,信息散、亂,對疫情后期的決策上增添了難度。四是產業鏈條不完整,復工更艱難。疫情下,產業鏈不完整的問題更加突出,原材料供應、面料染色、發貨物流配送等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危機中總是孕育著機遇,面對疫情對服裝產業發展的這場“大考”,唐新強提出協會重點工作,一是出謀劃策,助推政府政策落地生根。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的好政策,但不同的產業情況不同,關鍵在政策能否實實在在落地生根,使政策真正的惠及到企業,幫助企業發展。二是講好故事,幫助企業打造對外形象。用好媒體,講好“青山湖針紡的故事”,對內激發青山湖服裝人的干事創業的激情,對外展現青山湖針紡全新的形象。三是搭建橋梁,多方聚力助推企業創新。青山湖服裝設計師協會已聯系了一批全國頂尖設計師力量,將為紡織服裝企業在產品創新,技術升級,生產優化上下功夫,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從原有的代加工生產向品牌原創創立的模式上進行轉型。四是建設平臺,打造青山湖國際時裝周。疫情后期,協會還將舉辦流行趨勢發布會、新品選款會、服裝設計大賽等時尚活動,并將打造“青山湖國際時裝周”,助推青山湖針紡從傳統優勢行業向高設計含量、高附加值的時尚創意型產業轉型發展。
近年來,奉新縣抓住契機,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吸引了國內一些知名紡織企業投資建廠。奉新工業園辦公室副主任熊小強介紹,金源紡織、寶源彩紡、華春色紡等企業先后引進意大利和日本自動絡筒機、氣流紡、噴氣紡、緊密紡等國內外最成熟、最先進的生產設備,生產規模為江西省前三甲。但疫情下也暴露出短板,產業鏈不完整,后道產品少。奉新縣未來要積極突破“紡重織輕”的產業發展現狀,以織造和服裝生產為重點,大力引進織造企業,擴張印染能力,加大承接沿海紡織產業轉移力度,壯大服裝、面料和特色家紡,增強核心競爭力。
南康區是江西省紡織服裝加工生產基地,此次疫情對于做外貿的企業沖擊很大,贛州南康服裝協會秘書長劉紅梅希望能得到中紡聯的幫助,做大紡織業,讓南康在江西紡織業版圖中占有一席之地。
廣東衣龍外貿服裝有限公司南康衣龍分公司經理胡金華說,疫情對內銷外貿都產生很大影響,隨著疫情持續,形勢也不確定,總有企業會倒下,但能堅持到最后的企業都是優秀企業。
盡管形勢不樂觀,但總有企業能挖掘機遇,逆勢而上,青山湖區創意品牌WOLEYI就是這樣的企業。當下中小型加工企業最難的是沒有訂單,無法生存,電商企業沒有工廠拿不到貨品。WOLEYI創始人、江西省十佳服裝設計師高道倫發現這一痛點,做起了線上對接,把沒有訂單的針織小企業嫁接到線上電商,通過自己企業的設計、渠道整合,為小企業和電商架起一座橋梁。目前已經建立了500多家小企業的數據庫,每月對接針織衫產品8萬件。此外,高道倫還抓住大學生畢業季的時機,對接各地高校,開展“最美班集體”活動,為畢業生定制文化衫。
中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處處長白麗敏提醒企業,不少企業上防護服產品,但也不能丟掉原有主打產品,要看到疫情過后的消費恢復。她還介紹了其他地方企業停工后開展培訓的經驗。
中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王進軍認為,幫助中小型服裝工廠及經營服裝的電商商家線上產業資源對接活動很有意義,江西企業在困境中挖掘市場機遇的實踐給行業企業帶來啟發,這是優化資源,進行最優合作配置的有效方式。王進軍還對出口產品提出了建議。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中紡聯產業園區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楊峻在總結中說,江西紡織業基礎好,具有后發優勢。疫情對行業的影響不是短期能結束的,短期內企業要千方百計自救,各地要多交流自救措施。從長遠看,江西紡織業要找準定位,著眼可持續發展,注意抓住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的機遇,立足先進制造業,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實現產業升級,努力把后發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