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服等7大類產品出口額增6.1%,商務部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20年春季)》
近日, 商務部綜合司和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20年春季)》(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回顧了2019年及2020年前5個月中國外貿運行情況,分析了2020年中國外貿發展環境。
報告指出, 2019年,在全球經貿整體放緩背景下,中國對外貿易逆勢增長,規模創歷史新高,實現穩中提質,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19年中國貨物出口額占全球貨物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3.2%,比上年提升0.4個百分點,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穩步提升;貨物進口額占全球貨物進口總額的比重為10.8%,與上年持平,進口占國際市場份額保持歷史最高水平。
2019年,我國紡織品、服裝、鞋類、箱包、玩具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3.31萬億元,增長6.1%。出口品牌建設成效顯著,其中自主品牌商品出口2.9萬億元,增長12%,占出口總額的近17%,比上年提升1.1個百分點。此外,新業態新模式成為外貿增長新動能,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和業態創新持續強化,外貿競爭新優勢加快孕育。
報告認為,隨著中國加快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西部地區成為穩定中國外貿發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中西部地區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的18.3%。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取得積極成效,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出口占全國加工貿易出口總額的近23%。中部和西部地區民營企業進出口分別增長28.3%和22.4%,高于東部地區19.5和13.6個百分點。2019年,民營企業進出口增幅前4位地區分別是西藏、湖南、廣西和安徽,均處在中西部地區。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綜合成本比較優勢,民營企業進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增速更快。
2020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措施,商務部會同各部門、各地方堅決貫徹穩外貿工作部署,有序推動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貿易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前5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外貿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從月度看,隨著中國復工復產進度加快,外貿企業加快春節前訂單生產,搶時間搶履約,3月以來進出口降幅有所收窄。
報告認為,2020年外貿發展面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挑戰和壓力顯著增大。世界經濟衰退風險上升,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困難凸顯,就業壓力增大,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異常復雜嚴峻。同時也要看到,隨著國內疫情影響逐步緩解,經濟生產活動逐步恢復正常,穩住全年外貿基本盤、實現外貿促穩提質仍然具有堅實基礎和有力支撐。
報告指出,商務部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外貿發展工作,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基本盤,推動外貿促穩提質,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