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陣痛:某紡企發布降薪通知,工資下浮5%、操作工降500元/月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2020年,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整個行業的節奏。如今半年時間已過,國內外紡織市場在掙扎中恢復,但是似乎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前期大量海外訂單被取消,造成企業面臨違約風險及貨款回籠緩慢,此外疫情的對行業的沖擊力大于預期,產業鏈上下游均受到影響。
7月淡季來臨,訂單仍不理想
歐盟一般在7~9月放高溫假,法國、意大利、荷蘭等國至少都要放一個月左右,因而7月份市場的出口訂單比較少,8、9月份后才會重新增多。因此7月份的下游市場普遍不被看好,快的話也要到8月市場才有起色。
7月,步入了傳統的紡織淡季,再加上歐美國家疫情仍然相當嚴峻,有二次爆發的危險,歐美訂單又一次陷入危機。
“5月初的時候我們一下子接到了20萬米的訂單,是來自美國客戶的,不過現在歐美客戶又沒聲了,打樣還是有的,但實單現在沒有。現在我們手頭還有些散單是來自東南亞那邊的。”一位紡織外貿出口企業負責人透露道。
終端訂單缺失,產能過剩再次爆發
內外貿訂單的雙雙下滑,導致產能過剩的矛盾點再度發酵,經歷了前兩年的大躍進,如今,市場上常規產品遍地開花,但是下游終端需求卻在不斷萎縮。進入7月,紡織企業的產銷難以做平,庫存有向上攀升的跡象,數據顯示,江浙坯布庫存大概在45天,已經到達近3年來的最高位。
“需求不好,再加上原料一直在跌,今年以來我們的坯布價格已經普跌了3毛,拋貨的價格更是低的嚇人,怎么算都是虧的。”一家擁有100多臺織機的織廠負責人表示。如果繼續盲目生產,庫存就會越來越高,占用流動資金也是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下,降開工、放假成為不少老板的首選。
部分企業發出降薪通知
長期處于“高庫存、低需求、低利潤”這“一高二低”狀態下,一部分紡織企業也開始“招架不住”,發出了降薪通知:
不僅如此,據知情人士消息稱有加彈企業將車間操作工工資降500元一個月,這一操作得到了不少企業積極響應。
結語
此次新冠疫情爆發已經有4個月,紡織服裝需求再次受到重創,無論內貿還是外貿都再次進入下滑通道,紡織產業鏈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原料企業到服裝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接下去7-8月淡季,紡織行業還將持續承受高壓。紡織人需要有意識地控制生產成本,努力熬過這個淡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