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商所開展“云端”互動培訓答疑解惑 期貨工具助棉紡織企業應對疫情影響
本報訊(記者同黎娜)7月8日,由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組織的第六場“大宗商品風險管理”線上圓桌論壇舉辦。在本場論壇中,相關行業專家、棉紡織企業和期貨行業代表圍繞棉花期貨等品種的套利策略,在“云端”進行了充分交流。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專題活動創新直播形式,采用分屏技術,讓嘉賓在“云端”進行“面對面”交流,一方面分享了對市場的理解和認知,另一方面觀眾可以通過互動界面向嘉賓提問,增強了講座的互動性。
受疫情影響,紡織市場自今年年初以來的嚴峻形勢至今沒有明顯好轉。當前,棉紡織企業仍普遍面臨著產品跌價、庫存累積、需求不暢等難題。面對這樣的形勢,如何多措并舉,盡可能減小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成為眾多棉紡織企業眼下必須面對的課題。值得指出的是,部分棉紡織企業合理運用期貨工具,有效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
河南同舟棉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棉花收購加工、棉紡織品服裝生產、進出口貿易等業務于一體的大型,每年經營的棉花、棉紗數量超過30萬噸,公司在新疆庫爾勒、阿克蘇、喀什、奎屯、博樂等我國棉花主產區設有優質棉花生產基地。該公司董事長魏剛民表示:“疫情對包括棉紡在內的紡織行業沖擊較大,企業急需衍生品工具來對沖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我們堅持以基差交易為主,通過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操作,有效規避現貨價格大幅波動風險。”
魏剛民介紹,同舟棉業在棉花期貨價格下跌時,通過基差銷售,采取買平期貨讓利銷售現貨的策略,讓利下游客戶,利用期貨工具與合作伙伴實現了共贏。
棉花是上海夯石商貿有限公司的重要經營業務之一。夯石商貿棉花板塊負責人王旭介紹,今年以來,華東地區兩家大型棉花加工廠復工復產后,開始將加工好的棉花對外銷售。但是,由于春節后棉花價格大幅波動,棉花加工企業進行實時點價的難度增加。在此背景下,夯石商貿與棉花加工企業約定一個基差,加工廠把棉花貨物轉給夯石商貿后,由夯石商貿先支付一部分貨款,并給對方一個較長的點價周期;然后,由棉花加工企業更從容地選擇有利的期貨價格位置,進行點價;點價結束后,夯石商貿再支付剩余的貨款。
“這樣一來,很好地解決了棉花加工企業短期資金周轉的困難,同時,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好轉,加工廠也獲得了較好的銷售價格。”王旭說。
對于此次鄭商所組織的線上圓桌論壇的形式,與會代表則普遍表示,在“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疫情防控形勢下,這種形式十分及時,也很有必要。
“面對市場風險和壓力,企業的風控預案十分重要。關口前移,企業應對市場風險進行前瞻性瞭望,把握戰略方向,提早布局。”中儲棉花信息中心總經濟師馮夢曉表示,鄭商所舉辦的“大宗商品風險管理”線上圓桌論壇,在幫助棉紡織及產業鏈相關企業進行風險預測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王旭表示:“此次線上圓桌論壇的舉辦非常及時。鄭商所針對企業目前普遍遇到的一些困惑,邀請相關業內知名專家和企業代表進行解答,為產業企業的風險管理提供了有益參考。”
“此次線上圓桌論壇就目前市場關切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同時,就線下企業的提問進行了解答,并給出了比較完善的操作建議,比較務實。”魏剛民表示,“未來,或許也可以探索將線下調研轉成線上調研。”
記者還了解到,從6月5日到現在,鄭商所共舉辦了6場以“大宗商品風險管理”為主題的線上圓桌論壇,分別就棉花、PTA等期貨品種的市場形勢及投資機會進行了探討。每場論壇在新浪財經、和訊財經等11家媒體進行同步直播,累計在線觀看IP數約為5.5萬,平均每場在線人數達9100余人。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接下來,鄭商所還將繼續辦好線上圓桌論壇,更好地服務產業企業和市場參與者,促進期貨市場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