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創二代”搭建紡織業“朋友圈”
“我是吳江‘創二代’中最年長的一個,可能也是最‘折騰’的一個。”李曄,吳江萬隆紡織集團的“掌門人”,在“日出萬匹,衣被天下”的盛澤和平望創業15年來始終步履不停——他正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國際化的視野,搭建起吳江紡織行業的“朋友圈”。
畢業于南京大學計算機系的李曄是個典型的“80后理工男”。2003年,剛踏上社會的他并沒有墨守成規,回家鄉盛澤母親經營的紡織廠內工作,而是毅然赴上海一家500強外企做起了“滬漂”。外企先進的理念和較高的平臺為李曄觀察國內外紡織行業提供了絕佳的機會。2005年,李曄敏銳地“嗅”到了電子商務的興起,于是他回到吳江,另起爐灶成立了自己的進出口公司,攬過紡織廠的銷售職能,為自家的產品“吆喝”起來。
隨著對行業了解的深入,李曄逐漸發現了紡織廠生產經營中的局限——“原來的產品很多很雜,必須做‘減法’,專注于最擅長的麂皮絨產品。”為此,李曄在進一步整合了生產和銷售等部門后,制定出“坯布轉成品,內銷轉外銷,線下賣轉線上賣”的經營策略。“轉變效果驚人,3年內,萬隆就成了國內最大的麂皮絨生產商,年產值穩定在3億元左右。”李曄說。
成功從來不止步于眼前的進步。在產能、利潤都持續增長的同時,李曄還從滾滾而來的互聯網大潮中覓得了行業發展的新突破。“我和大學同學一起做的一個數據庫,在盛澤、平望周邊鋪天蓋地的紡織廠商間,讓買賣雙方信息對稱,幫客戶快速找到稱心如意的面料。”由于這一功能切中了很多客商的痛點,最原始的數據庫也漸漸有了更多業態。其中,網站企業會員數量超過1萬家,期刊《坯布邦》每月發行量超1萬本,登頂全國發行量最大的紡織坯布產業期刊。
此外,李曄還通過打破領域壁壘、組建行業協會等方式,積極布局多產業鏈條,搭建起了吳江紡織行業的“朋友圈”。“一花獨放不是春,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進一步優化吳江紡織行業的土壤。”李曄說,2012年,他收購成立蘇州柔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攻江浙紡織企業的智能化裝備升級;2013年,在李曄的牽頭下,吳江50家核心紡織企業成立電子商務協會“吳越堂”,在產業升級、人才培訓等領域“攜手共進”……
作為吳江“創二代”中的“老大哥”,李曄的紡織行業“朋友圈”里面自然少不了其他優秀年輕企業家的面孔。“‘創二代薪火工程’讓我在學習和交流中認識了更多紡織行業內的新一代管理者。”李曄表示,今后也將更加珍惜走進交大、浙大等名校培訓的機會,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用知識壯大核心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