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紡織非遺大會定檔,將有哪些精彩活動值得我們期待?
第四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即將于9月20-22日在沈陽召開,在大會召開前夕,《紡織服裝周刊》記者采訪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負責人陸茵,請她對大會主題和內容設置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十三五”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一年,我們經歷很多重要的歷史節點,同時,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取得的全局勝利,盡顯中國實力。
領導一行考察本次非遺大會開幕式地點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全面實現小康和抗擊新冠疫情的2020年,紡織非遺作為傳統與時尚文化消費和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領域需要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為人民走向美好生活奠定堅實基礎。近年來,中國紡聯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讓紡織非遺實現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換。中國紡聯作為紡織非遺事業組織協調和服務機構,在疫情之下,更要配合消費的提振,在這樣的背景下,主辦方就將本次大會的主題定為“提振非遺消費創享美好生活”,也就是把“消費”與“生活”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這既與我們面臨的行業形勢有關,同時也是希望解決紡織非遺事業在當前遇到的難點。
沈陽故宮(展覽地點)
據陸茵介紹,第四屆中國紡織非遺大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共沈陽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沈陽盛京滿繡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聞中心、中國紡聯駐廣東潮州傳統工藝工作站、桐視界(遼寧)非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
今年的紡織非遺大會選擇9月下旬在沈陽召開,是因為與沈陽旗袍節結了緣。
“中國紡織非遺大會,是國內目前非遺大類中唯一由國家級行業組織舉辦的品牌大會和紡織非遺傳承發展成果交流的行業性最高平臺,受到國家文旅部、工信部等高度關注和支持;而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美譽,作為‘旗袍之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旗袍文化節’的成功舉辦,使沈陽市已經為全國文化知名地標。”陸茵表示,正是基于此,2020年度中國紡織非遺大會與第二屆中國旗袍節的強強聯合具有深度合作的基礎,相互借勢進一步擴大各自的平臺與品牌影響力。同時也能實現紡織非遺的活化傳承,以及進一步疏通紡織非遺面臨渠道不暢的困難。
本次非遺大會開幕式將在位于沈陽的中國·工業博物館舉行
實際上,本次非遺大會在沈陽的召開,還有更深層次的作用,那就是在促進紡織非遺與旗袍產業有機鏈接同時,必將形成傳承發展濃厚氛圍,為此,紡織非遺無疑會借勢向遼寧乃至東北地區輻射和延展,讓紡織非遺成就人民美好生活發揮更大作用。
據陸茵介紹,本屆大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開幕式中有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揭曉、有旗袍設計大賽頒獎、旗袍藝術大賞;系列展覽中有沈陽故宮展、中國工業博物館精品展、遼寧大廈的非遺手作閃送;發布環節有《2019/2020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報告》的發布,以及盛京滿繡·書香傳非遺的發布,主題大會上有主題報告、主題演講、專題論壇、聯動倡議、合作簽約等環節。
本屆大會系列活動亮點很多,據透露,旗袍設計大賽邀請到了著名舞蹈家、主持人金星做特邀評委,旗袍大賞特邀了勞倫斯許等著名設計師以及木真了等知名品牌。
此外,以“承古融今·推陳出新”為主題的沈陽故宮展,共得到了來自全國三十余家非遺文創企業、高等院校、傳承人的積極參與。參展作品涵蓋棉毛麻絲以及榮昌夏布、藍印花布、手織土布、宋錦、織錦、蜀錦、挑花、纏花、朝鮮族服飾、西南民族服裝、滿族刺繡、蒙古族刺繡、傳統蠟染、扎染等多種技藝門類,通過聚合全國紡織非遺創新產品,促進傳統文化交流,開拓產品創新思維。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度非遺大使中,出現了境外友人的面孔,她對中國國家項目“香云紗”在設計領域做了諸多的嘗試和應用,是一名非常鐘愛中國文化的國際友人,在中國生活了20年,大會將授予她“傳播中國紡織非遺友誼大使”的榮譽稱號。
第四屆中國紡織非遺大會在沈陽落地,離不開中共沈陽市委宣傳部與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來自企業的努力和付出。相信此屆大會在與桐視界(遼寧)非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合力下一定會圓滿舉行。
走進大會協辦單位桐視界
桐視界(遼寧)非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致力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并以弘揚中國傳統的文化為己任,深耕國務院提倡的“互聯網+”的發展計劃,打造了桐視界·非遺書院項目。始終秉承“觸摸千年華夏文脈,聚焦今朝文化傳承”的理念,搭建非遺文化讀書和學習平臺,讓讀者在追尋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痕跡中,探索精彩生活!
桐視界·非遺書院,打造包含第二空間與第三空間的集合體,是將工作、購物、休閑、非遺、文化、旅游等融合在一起的文化體驗空間。首期輻射全國一、二線城市;并引入文創產業基金3億元人民幣與高校合作共同解決大學生就業、創業。線下書店藏有全國非遺類圖書籍萬余冊,定期舉辦各級非遺傳承人的文創作品展、大師面對面講座等。線下書店內設有圖書閱讀區、科技體驗區、非遺文創展售區、休閑娛樂區、非遺傳承人直播間和活動推廣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