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融今 ·推陳出新紡織非遺系列展精彩登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遺產保護高度重視,多次在地方考察調研時給非遺項目“點贊”,并在與非遺傳承人交流時指出,兩個巴掌做出來的東西,有些科技還是無法取代的。非遺產品以技藝的溫度和文化的厚度,吸引和打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當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的工作目標,也是我們共同的文化使命。
近年來,紡織類非遺跨界融合新模式不斷涌現,非遺融入現代生活與消費漸成風尚,已成為人民群眾向往美好生活的生動表達。當前,在全社會共同抗擊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為全面展現紡織非遺與現代生產生活的融合能力,擴大文化內需、刺激非遺消費,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在第四屆中國紡織非遺大會期間,攜手中共沈陽市委宣傳部、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共同舉辦以“承古融今·推陳出新”為主題的紡織非遺系列展。展覽旨在匯聚全國代表性紡織非遺技藝,以多形式呈現傳統文化內涵,在展覽中體味文化差異性、多樣性,最終實現產品創新設計融會貫通的目的和意義。
“承古融今·推陳出新”紡織非遺系列展,自9月19日至21日展出,分別為沈陽故宮的紡織非遺展、中國工業博物館的紡織非遺精品展、遼寧大廈的“我愛非遺”手作品閃售。在三個展覽展售中全面詮釋紡織類非遺產品品類的豐富性、適用性、藝術性等特點。參展方來自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的三十余家非遺文創企業、高等院校、傳承人,展售品涵蓋棉毛麻絲以及榮昌夏布、藍印花布、手織土布、宋錦、織錦、蜀錦、挑花、纏花、朝鮮族服飾、西南民族服裝、蒙古族刺繡、傳統蠟染、扎染以及代表沈陽當地特色的滿族民間刺繡、那氏旗袍傳統制作技藝、沈陽滿族堆綾、遼繡、柞蠶絲服飾制作、草木染等多種技藝門類的紡織非遺創新產品。展覽按照功能、場地、規模、面對受眾的不同各有特色。沈陽故宮展直接面向游客,迎合旅游消費特點,以便攜、小巧、物美價廉、具有紀念性的非遺旅游產品為主,同時起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紡織非遺技藝的宣傳推廣作用;在沈陽中國工業博物館開幕式現場的紡織非遺精品展,則突出作品的設計創新、精湛技藝、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非遺手作閃售現場則設置在會場序廳,便于專業觀眾消費、交流,給參展和參會人員提供商務洽談、拓寬市場的資源對接機會,實現通過非遺大會平臺嫁接打通紡織非遺產業鏈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20日沈陽故宮紡織非遺展現場,組委會為達到展覽推廣效果,特別策劃了喊口號贏住宿費的宣傳活動,參展者喊出“2020920,愛你愛你就愛你,紡織非遺手作是潮流,我在沈陽故宮做展售”并集贊達一定數量即可兌現獎勵,參展單位和個人動力十足,一邊線上直播一邊線下銷售,同期,中國紡聯非遺辦開設的“你火啦中國紡織非遺”直播平臺也正式上線并首播。紡織非遺展走進沈陽故宮與傳統建筑地標深度交融,交相輝映,參展的小伙伴們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產品與場景相得益彰,銷售氛圍熱鬧和諧。對于非遺文創企業、傳承人的收獲來說,參展的積極性不只是即將產生的銷售額,而是她們在游客的驚喜與收獲中看到的非遺+旅游產品的前景與未來,在推廣模式和產品研發上所得到的啟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