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業穩健邁向高質量發展
正增長9.6%!2020年,我國紡織服裝業累計出口2912.2億美元,同比增長9.6%,拉動全國貨物貿易出口增長1個百分點。
出口競爭力穩定釋放是我國紡織業深度調整、提升發展質量的縮影。日前,在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中紡圓桌論壇第十五屆年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表示,盡管受疫情影響,紡織業總量規模同比下滑,但得益于線上銷售、智能制造及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優勢,紡織行業運行中依然不乏亮眼表現——
“升”——從增速看,去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回升了13.4、3.6和1.5個百分點;從利潤看,去年1—11月規上企業銷售利潤率為4.3%,不僅較2月底時2.2%的水平顯著好轉,還較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
“暖”——得益于線上銷售的崛起,去年下半年我國紡織行業內需市場回暖趨勢明顯。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降幅從年初超過30%逐步收窄至前11月的7.9%。
“增”——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拉動作用下,我國紡織品的出口競爭力穩定釋放,出口規模接近行業在2014年創下的歷史最好水平。
高勇介紹,從規模上看,目前我國纖維加工總量約占全世界的50%,化纖產量約占70%,出口總額約占1/3;從綜合能力來看,我國紡織產業鏈從門類品種、產出品質,到生產效率、自主工藝技術裝備等方面,普遍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前不久中國工程院發布的《面向2035推進制造強國建設戰略研究》報告顯示,紡織工業已成為我國在全世界居于先進位置的產業之一。
“十四五”時期紡織業如何高質量發展?高勇表示,關鍵是增強前沿科技自主創新、品牌及時尚軟實力、綠色發展主導能力、國際供應鏈掌控能力等,強化制造體系優勢,解決好產業鏈供應鏈短板。
“紡織工業應該實現從‘造得出’到‘造得精’、最終到‘造得好’的升級,真正實現精準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看來,應持續推進研發智能化的高品質紡織裝備,提高效率、性能和數字化水平,真正實現自動感知、智慧決策、自動執行,同時積極發展服務型紡織制造,推廣個性化定制生產模式。
生產制造更“綠”,既要對廢舊產品循環利用,也要使生產過程節能減碳。“過去,紡織行業更關心末端污染控制,接下來要推廣全過程控制,有針對性地進行精準治污。”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溫宗國說。
紡織產品更“優”,強化全產業鏈精細加工技術研發,以高端產品開拓市場。“應融合新材料、新技術與內需消費升級趨勢,開發具有高舒適度、易護理、抑菌保健等多功能的高端紡織制成品,不斷提升品質和科技附加值,開拓新的市場需求。”高勇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