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合伙人張晴:一條最大的人設,就是生活美學
從2014年9月8日上線第一條視頻,一條至今已經拍了3400多條原創視頻。
過去六年,一條完成了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摯信資本、SIG海納亞洲、華人文化等知名機構,與此同時,一條的業務邊界也從視頻內容延伸至電商平臺。
實際上,內容創業十分不易,一條又是如何實現在行業立足并成功進行了轉型?12月20日,在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根元咨詢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品牌價值管理論壇上,一條合伙人張晴分享了一條在品牌建設過程中的轉折和思考。
張晴說,一條的原創視頻都是百分之一百的原創,因為連音樂都是自己做的。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一條的創始團隊有四位從業20多年的老媒體人,這也決定了一條的基因,“我們對做優質內容有自信,也相信好的內容自帶流量”。
拒絕流量誘惑
話雖如此,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讓一條團隊頗為困擾的是,他們的內容一直不太會被算法推薦為爆款。這個時候,究竟要不要迎合機器算法去生產內容?
張晴說,我們沒有選擇這個選項,而是選了一條更加艱辛的路徑。“一條既要流量,也要體面的內容,所以過去六年的每一天我們都很自虐,2300多天,每天醒來都是歸零的狀態”。
在內容上,一條在過去六年有過很多迭代,但一直關注的是整個社會價值觀的流轉。在這個過程中,內容的靈感并不是盯著每天的熱點,然后蹭一下就可以得到10萬+,相反,一條的內容生產周期都特別長,要達到3-4周,如果只是蹭熱點,熱點的熱度也早已消失。
張晴表示,一條的內容制作周期之所以長,是因為現在的選題非常稀缺,且越來越難找到。最初,一條的選題都是團隊成員在紙媒時代報道過的,一個小店主、一家民宿,那時候大家都沒拍過視頻,所以當時的每個選題都可以成為視頻內容。
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條為了尋找合適的內容,團隊的腳步也從上海走向全國,接著又走向全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一條找選題基本是20個選題中斃掉19個,我們對每個選題的要求都極高,所以尋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張晴說。
從具體的內容生產環節,也能看出一條對內容品質的堅持。據張晴介紹,一條有個專門的音樂室,自己制作音樂,這其實就是傳統媒體人對原創內容的精神潔癖。
除此之外,比如制作一個3分鐘的視頻,旁白大概800字,但一條團隊的采訪原稿會有1萬-2萬字。張晴表示,這是因為他們不愿意讓嘉賓拿著800字的稿子去讀,而是讓嘉賓能夠呈現出真實的交流狀態。
”讓嘉賓放開講之后,他可能一下子講了三四個小時,但這個過程中,他突然冒出的一句話就可能成為整個內容的標題點,而這種東西,沒有幾小時、幾萬字的積累很難得到”,張晴說。
2015年,一條的微信公眾號粉絲就達到了1000萬,當時有人說,一條已經做到頭部賬號了,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了。但對一條團隊而言,并非如此,因為在這個時代,可能一個從沒發表過任何東西的小號就能超越你,所以一條的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
以生活美學為人設
一條做電商,是從2016年開始,在此之前,廣告是一條變現的唯一方式,但到了2016年,一條團隊感受到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因為很多粉絲會在后臺詢問,視頻中的商品從哪里購買。
后來一條發現,這個生意他們也可以做。于是,一條有了電商業務,再到2018年,一條開設了線下門店。
張晴表示,“盡管一條現在既做內容,又賣產品,同時還開店,但底層邏輯是一樣的,即只做跟美有關的一切。”實際上,一條最大的人設,就是生活美學。
比如做電商,一條是一個代銷平臺,它自己不生產產品。這是因為一條在拍攝視頻的時候,拍攝了很多匠人,例如日本的一位匠人,一家四代都只做手工肥皂。
“大千世界,好的東西太多了,他們都是幾代人堅持做一件事才做到今天這個份上,我們做原創的話,怎么能比得過他們?”張晴說。所以,一條要做的是憑借自己的審美基因,去全世界找到這些好的東西,然后借助一條更熟悉的傳播能力,將這些東西分享給更多人。
2018年,一條在上海開了三家線下門店,現在全國共有17家門店。門店面積都很大,如果單純從坪效來說,開店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對一條團隊而言,他們把線下門店當做是與粉絲面對面交流的平臺。
據張晴介紹,過去一年,一條在線下門店總共做了100多場生活美學講座。“我們覺得,算法可以幫助你迅速獲得流量,但這些算法怎么算都算不過人的心智,而最難獲得的就是人的心智。如果要做一個長久的企業,就必須跟用戶共同成長,并且要讓他們把你當朋友一樣去信任”。
比如一條今年上了“拍賣”新業務,最高的客單價是藝術家張曉剛的一幅畫,拍了180萬元,而拍下這幅畫的用戶在一條只下過一單,是20多元的拼團。
“如果用算法去分析這個用戶,機器可能就凌亂了,他到底屬于有錢人還是沒錢人?”在張晴看來,這背后,其實就是一條通過平日的內容,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他們對生活美學的追求是相似的,所以今年幾場拍賣的效果都很好。
張晴表示,人生即便有很多選擇,可每一個選擇也都是辛苦的,所以不如去選擇那些能夠對你的心靈由內而外產生巨大影響的工作,它至少能讓我們擁有更強大的前行力量,去面對這個世界辛苦的每一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