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故事丨同程生活破產背后:社區團購“退潮”時刻
火熱的社區團購市場,正迎來重要節點。在蜂擁入局之后,也有玩家不得不離場,還拖累了供應商。
“某通果業虧的得有上百萬,再有一個就是進口區,那邊虧得多。”
在嘉興水果市場內,某通果業的虧損早已傳開,但是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此并不愿意多提,而在進口區,僅記者聯系到的富葉果業與悅好果品,兩家被拖欠貨款都達到了六七十萬。這里是長三角地區交易規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市場,交易輻射江浙滬及周邊省市,也曾是同程生活的重要貨源批發地之一。
7月2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市場采訪十多家商鋪發現,從幾千元到近百萬元,這兒與同程生活合作過的數十名供貨商,仍然還沒有拿到貨款。他們曾經也去其蘇州總部要賬,還款合同也簽過。按照合同約定,自合同簽訂15日以內,他們會收到第一筆30%的貨款,30日以內收到第二筆30%的貨款,剩余40%貨款自動放棄。
即便這個條款顯然不公平,但是為了盡可能挽回損失,大多數供貨商只能簽約。截至7月23日,兩名供貨商透露收到了第一筆貨款,其他的大多數還在焦急等待中。
這是一家曾被資本看好的企業。公開資料顯示,從2018年11月至今的近三年時間里,同程生活先后獲得同程資本、百果園、真格基金、金沙江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的八輪投資,總金額超過3億美元。
可以說,同程生活的破產,給當前火熱的市場潑了一盆冷水。同時,也給行業未來的發展加上了一道緊箍咒。“暫時我們不跟電商合作了,即使合作,賬期也不能超過一個星期,絕對不能再拖。”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嘉興水果市場內的多名商家如今對線上平臺充滿了警惕。
當退潮時刻開啟,社區團購的下一步怎么走?
兩次被卷入漩渦的人
施涂做了四十年的水果生意,呆蘿卜破產,10萬貨款沒拿到,各種官司也打了,也打贏了,但到現在也沒有收到一分錢。
2019年,施涂便與同程生活開始合作,賬期從一個星期到半個月,最后到一個月,施涂注意到了這個問題。而且,因為和采購人員關系處得不錯,采購人員提到盡量把這個錢要回來,施涂揣測其中含義,可能是采購人員對公司的情況有所了解。“公司出現了問題。”施涂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憶了當初的猜測。
作為最早入局社區團購的平臺,同程生活也曾經歷過快速的發展。同程生活創始人兼CEO何鵬宇在公開信中表示,在2018年1月公司成立,至2020年年中,同程生活已實現前端履約打平,進入良性發展階段,期間也備受資本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其最大的一筆是2020年6月獲得的2億美元C輪融資。2020年9月,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社區團購行業后,燒錢搶奪市場成為常態,而同程生活在步入價格戰時代之后,再未獲得任何融資。
這在興盛優選、十薈團相繼獲得巨額融資后,其處境更加艱難。據了解,2021年6月底,同程生活還在試圖通過加大營銷力度拿到更好的業務數據,進而尋求并購。
在此之前,2019年,出現資金鏈問題的呆蘿卜可謂是最早的生鮮新零售平臺之一,其采用的“線上訂線下取,今日訂明日取”的方式,三年時間里,線下門店數達到數千家,并先后獲得了千萬級美元的天使輪融資,以及6.34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瘋狂的擴張燒錢,使得呆蘿卜在A輪融資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出現資金鏈問題。兩家平臺的倒下,都殃及了嘉興水果市場的諸多批發商,施涂只是其中之一。
今年6月,同程生活想要從施涂這里拿貨,施涂給會計打了電話,會計表示同程生活的錢很難要回來,施涂便沒有再向同程生活供貨。直到7月,同程生活的供應商集中催收貨款,最終導致其資金鏈斷裂。
如今,施涂被同程生活拖欠的貨款還有18.8萬元。回想起來,施涂仍然心有余悸,“如果沒有及時終止合作,損失是不可想象的。”
被影響的大多數
施涂坦言,現在一半以上的供貨量是面向電商平臺,如果不做電商,不做社區團購,業務量就勢必要縮小。但是,幾乎所有的電商平臺都是延期貨款。“雖然有風險,但是要維持經營就必須冒著風險去做,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一方面,社區團購目前仍在培育市場,虧損成為常態。另一方面,在沒有盈利曙光和資本加持的情況下,同程生活將資金鏈的壓力壓在了供應商的身上。
另一名水果供應商呂先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自己在2019年就和同程生活合作,對于不斷拖延的貨款問題,同程生活給出的解釋是財務外出旅游休假。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真正的原因是同程生活內部出現了資金問題,更沒有想到同程生活會如此迅速地走向破產。就在7月份,他們還在給同程生活正常供貨,目前還有六七十萬的貨款沒有收回。
呂先生很無奈,“跟同程生活的合同都是白紙黑字簽好的,最后不還是破產,你拿它有什么辦法,都是合法程序,也還是拿不到錢。”
在進口區的火龍果交易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的四家攤位表示,未曾與同程生活合作,有攤主表示,今年三四月份的時候,有同程生活的采購人員來談合作,但是因為一個月的賬期太久,本身自己的資金周轉就比較緊張,拒絕了合作。
壞賬,并不止來自電商。水果批發商車晨介紹,現在是水果市場淡季,好幾個伙計都外出要賬了,外面的賬總共加起來也要上百萬,多是一些個體經營戶欠的。早些時候,同程生活一名叫成龍的小主管找到車晨談合作,她向記者展示了聊天記錄,顯示時間是5月26日,但當時車晨表示自己周轉比較緊張拒絕了。
成龍信誓旦旦向她表示,可以把貨款縮短到一個星期,但是由于之前壞賬問題太多,出于謹慎,車晨最終并未與同程生活進行合作,回想起來車晨很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因為之前我們家也碰到了很多爛賬,呆蘿卜我們也合作過,但是呆蘿卜沒有欠我們的錢。以前像所有的超市我們都是敞開口子的,后來覺得現在生意這么難做,我們就慢慢在縮小(業務范圍)了,對于好多欠賬的也就不接受了。”
敏感的電商信用
由于幾次的倒閉風波,嘉興水果市場內的商戶們,對于延期貨款的敏感度越來越高。尤其是檔口較小的國產水果批發商,絕大多數不允許貨款超過七天,對于信用良好的老客戶以及大型商超,貨款可以允許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但是,對于電商的貨款期限要求極高。
海廣興市場屬于嘉興水果市場的進口區,沈庭負責其中一個檔口的經營,同程生活公告申請破產時,沈庭42萬的貨款還沒有拿到。
他也曾跟呆蘿卜有過合作,但當時察覺到賬期逐漸變長,早早地把錢收回來結束了與呆蘿卜的合作,后來呆蘿卜破產,他也得以躲過一劫。不曾想這次同樣的套路,當沈庭發覺事態不對的時候,賬目上已經欠了42萬。
沈庭解釋反應遲鈍的原因,一是,自去年四五月份跟同程生活合作,合作了那么長時間,而且開始的時候賬期都還是很好的,二是看同程生活背后有同程藝龍(從公開資料上,記者未能查到兩者之間的關聯),沒有料到它會突然破產。
檔口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貨款單,上面顯示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有6萬和36萬兩筆貨款記錄,并且那筆6萬的貨款已經超過了一個月。沈庭回憶,在此之前每周一都會和同程生活對賬,但是對方一直聲稱財務要走流程,沈庭在7月2號發了最后一筆貨,7月3號還在催貨,到了7月5號才突然知道同程生活出事了,連忙跑到蘇州去要賬。
“有的檔口六月份中旬就不做了,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賬收回來就停了(跟同程生活的合作),我就不知道,做到七月初,六月底我都將近供了十幾萬給它。”沈庭反思自己沒有盯好賬。
檔口是老板的,在自己經營期間出了這么大一筆壞賬,讓他背負了巨大的壓力。損失已經無法避免,他最關心的是怎么把損失降到最低。
目前,在這個市場內,鮮有社區團購的合作。據悉,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平臺采取的是供應商入駐的模式,沒有直接與商家簽署合約。多多買菜供應商申請辦理入駐多多買菜平臺后,應收款在交易的下一個工作日以內到賬,交易后的第二個工作日之內便可提現。
即便如此,多名商家還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眼下只做現金生意,面向小商販及商超等渠道供貨。
目前,施涂主要是和叮咚買菜合作,每個月有五百萬左右的交易額,小一些的平臺如民康匯也有合作,主要是看在這些平臺賬期比較穩定,一個星期以內都能拿到貨款,并且有實體店鋪支撐,風險會低一些。
“談到社區團購這一塊,我們謹慎又謹慎,寧可不做,賬期也不能超過一個禮拜。同程(生活)和呆蘿卜對我們市場的打擊力很大。”施涂說。
最后一根稻草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梳理發現,同程生活全國維權的供應商建了三個大群,人數近千名。
7月6日凌晨三點,何鵬宇公開信表示,公司面臨最困難的時刻,社區團購行業已從“拼創新、拼執行”的時代,轉變成“拼資本、拼補貼”的時代,未來進行戰略調整,并且有信心東山再起,期望合作伙伴再給予一段時間。
當天,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同程生活”更名為“蜜橙生活”,同時宣布進一步加大團長私域流量及直播供應端投入,進行戰略轉移調整,從C端業務轉向小B端,由給消費者供貨轉為向團長端供給。
不過,距離宣布更名并調整業務僅僅一天,蘇州鮮橙科技有限公司(即“同程生活”)便宣布申請破產。背后發生的原因,不得而知,但是投資人不愿意再出錢接盤,可能是壓倒平臺的最后一根稻草。
7月8日,何鵬宇公開信表示,破產原因是合作伙伴集中催款,公司資金鏈面臨斷裂,已無再謀求轉型的空間,并表示會積極還款。
同程生活的供應商們,沒想到它會突然以“死亡”的方式結束,幾天時間里,同程生活給出的償還方案多次變更,最終給出賠付60%貨款等一系列方案,供貨商們才紛紛離去。
雖然極其不情愿,但是他們還是簽了合同。沈庭的擔心是破產清算,一方面同程生活是輕資產公司,可以用來償還債務的資產本就少得可憐,另一面供應商和員工工資又有幾個億的欠款,到時候自己可能一分錢也拿不到。
“之前簽的30%的合同他們(同程生活)說作廢了,后來又簽60%的合同。當時主要是因為催賬的供應商太多,他才拿出來這么個方案,簽這60%貨款的合同,到時候能不能拿到錢誰也不知道。”沈庭認為,如果能拿回60%貨款,虧損的40%也無所謂了,合作的三年里面自己也把這次虧掉的錢掙回來了,但是如果拿不到,還是要去蘇州協調。
在水果市場中的一家小檔口里,財務人員任業跟記者表示,同程生活拖欠了檔口五萬的貨款,7月初檔口也有安排人去蘇州總部,雖然最后所簽的合同上所說還60%貨款,但就算拿不到這筆貨款,也不可能再去要了,檔口的生意還要做。
他表示,自家檔口貨品多,單一貨品體量并不大,不論是社區團購平臺還是天貓京東,進貨的工作一般是交給第三方,現在電商供貨的比例接近20%,同程生活的事情出來以后,對貨款催得更緊了,“我們現在也很謹慎,基本上都是五天或者七天就要打款。”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了進口區的菠蘿蜜檔口,檔口負責人表示他們與同程生活合作是通過擔保人進行的,所以雖然同程生活出了事,檔口也沒有什么損失,記者聯系了這位擔保商,但得到的均是否定的回復。
截至7月23日,包括任業在內的幾家水果供應商,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收到第一筆30%的貨款,沈庭7月10號簽的合同,雖然目前還沒有收到貨款,但對于他而言,這也是僅存的一點朦朦朧朧的積極信號了。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所有人名均為化名)(實習生張越程對本文亦有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