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融合發展催生跨界創新
2024年,嫦娥六號在月球表面展示“石頭版”織物國旗;8根國產化聚酯纜繩將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海葵一號”牢牢固定在海面……這些都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軌道交通、環境保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廣泛應用的縮影。
在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需求偏弱的情況下,2024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始終聚焦科技創新,在產業強基、價值鏈升級、應用拓展與產業鏈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發展。
行業發展穩中有進
2024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行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工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行業的生產和出口總體情況持續向好。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生產方面,2024年1-10月,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的非織造布產量和簾子布產量分別同比增長4.1%和8.6%,生產增速均有回調。經濟效益方面,2024年1-10月,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6%和16.1%;企業營業利潤率為3.9%,同比提高了0.3個百分點。
在行業經濟運行整體向好的基礎上,重點企業充分發揮出領軍作用。
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雨虹”)憑借在信息技術與生產制造全產業鏈深度融合方面的積極實踐,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名單,在“數字領航”企業中榜上有名。自實施數字化轉型以來,東方雨虹已完成“研、產、供、銷”全鏈條的數字化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并在智能工廠建設、研產供銷協同、數字化營銷、數據驅動決策、業務流程數字化重塑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無獨有偶。浙江嚴牌過濾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嚴牌股份”)上榜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綠色制造名單,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嚴牌股份以精湛的過濾技術見長,追求的不僅是技術創新,還有在環保方面的責任擔當。公司通過引入先進的綠色生產工藝、優化生產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并減少環境污染,實現了工業生產和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
技術創新拓展應用場景
在2024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獎名單中,不乏“高強粗旦聚丙烯紡粘針刺土工布制備關鍵技術研發與及產業化”“高性能中空織物復合材料設計與制造關鍵技術”“個體熱防護紡織品及其檢測儀器研制與產業化”等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最新科技成果。
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面臨市場、技術、環境等方面的諸多挑戰,進入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階段。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產協”)會長李桂梅表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行業骨干企業方面獲得了新的動力源,發展路徑也更加清晰。通過建立多層次的行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強行業前沿科技研究,加快行業的綠色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校長徐衛林在“石頭版”高品質織物國旗的研制中,攻克了玄武巖超細纖維紡絲、紡紗、織造及色彩構建等諸多國際難題。他提出,綠色、低碳、環保和智能化是未來發展趨勢,纖維材料要順應時代潮流,堅持創新驅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和加強智能化應用,深化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先進纖維材料行業向“新”發展。
天鼎豐控股有限公司研發的“高強粗旦聚丙烯紡粘針刺土工布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24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對高強粗旦聚丙烯紡粘針刺土工布產業化制備中涉及的多級紡絲牽伸、均勻鋪網、熱定型后處理等關鍵技術和產業化配套裝置進行系統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實現產業化制備,并建立萬噸級生產線,填補國內高強粗旦聚丙烯紡粘針刺土工布產業化空白。這對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提高我國在該技術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新技術與新材料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開辟出廣闊空間。以醫療健康領域為例,北京化工大學英藍實驗室學術帶頭人楊衛民研發團隊利用熔體微分靜電紡絲技術,實現了載藥微納米纖維的高效制備,研制出熔體電紡微納米纖維基透皮給藥貼劑。與傳統涂布工藝相比,該工藝的藥物釋放度提高5%-15%,在醫療健康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此外,湖北中輻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衣等依服飾有限公司、武漢贏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還分別發布了“綠色高性能輻射防護超材料”“智能溫控加熱服裝”“3D視覺AI智能理療機器人”等新產品,展現出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科研成果。
標準建設提升產業話語權
回望這一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不斷加強標準化體系建設,用標準提升產業話語權,為行業構建新質生產力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
今年6月,第一屆全國產業用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606)(以下簡稱“TC606標委會”)成立。這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通過標準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圍繞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新需求,TC606標委會進一步健全國家標準體系,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標準體系,對接國際規則實現標準相通相容。此外,相關標準工作的制定與實施,為規劃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優化傳統產業的生產工藝流程、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與服務質量等,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細分領域,相關標準的建設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今年7月,由四兄繩業作為第一起草單位制定的《船用系泊拖帶低回彈纜繩》國家標準(GB/T 43675-2024)正式實施。該標準的實施,規范了防回彈纜繩產品的性能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程等,確保產品的質量和性能符合行業要求,保障系泊作業的安全和效率,為我國未來高端海工纜繩標準體系的建立邁出重要一步。
消費者對舒適健康生活需求的提升,使我國非織造布產品特別是濕巾類產品的消費市場不斷擴大。為帶動行業的規范化、高質量發展,2024年9月,中產協和河南逸祥衛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廁用濕巾》團體標準。該項標準的發布,對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質量,促進行業向規范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同時,標準對非織造材料可沖散、可降解性能的明確規范與要求,也帶動了非織造行業向環保與可持續方向發展。
在當前新的發展要求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表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布局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圍繞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生產模式變革,圍繞綠色低碳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未來,行業將以新型工業化和高端制造業發展戰略為目標,立足“高科技、高效能、高品質”,以創新驅動促轉型,以高端應用拓市場,以品牌構建提價值,以管理提升強基礎,構建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記者感言
產業空間無可限量
回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一年來的發展,既有高精尖科技成果成功“上天”“入海”,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貢獻力量的激動,也有新產品新技術屢屢施展“神奇魔力”,讓百姓日常生活更健康便利,舒適溫暖。
在近日舉行的2024年中國紡織大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指出,產業用紡織品2023年產量穩定在1900多萬噸。當前,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快速發展,萬物可織趨勢更加明顯。行業在與生物經濟、大健康、深海深空、新能源等行業的交融中,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他表示,紡織行業要緊跟時代步伐,推動科技、時尚、綠色、健康的產業實踐,以釘釘子精神打造與新型生產關系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現代化紡織產業體系。
圍繞以上產業實踐,產業用紡織品行業有獨特的優勢與發展空間。在事關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的高精尖領域,行業責任使命自不必說;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上,產業前景也是風光無限。
例如,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給汽車用紡織品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行駛的森林”“花房級駕駛享受”……更加健康的駕駛環境也成為汽車廠商競相角逐的焦點。國內汽車裝飾面料龍頭企業曠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緊抓市場機遇,從清新空氣、抗菌除菌、健康選材、電磁潔凈、低噪隔音五個維度研發健康座艙內飾。用這些自主研發的新型功能性纖維生產的汽車座艙舒適系統系列產品,已被下游汽車廠商廣泛采用。
秉承新發展理念積極轉型,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也讓企業煥發出新的面貌。山東針巧經編有限公司從一家傳統經編面料生產企業轉型成為山東省汽車內飾面料的優選供應商,近年來利用雙針床經編技術,開發了經編間隔織物復合面料。該產品取代了聚氨酯海綿汽車座椅的傳統產品市場,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新優勢。
又如,在大健康領域,產業用紡織品的各種應用覆蓋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通用技術東綸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三梳理水刺非織造布廣泛應用于高端醫療和衛生用品,廈門當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的Dawnsens材料用于滅菌醫療包裝材料和制藥行業;以“智能運動”“智慧防護”功能為代表的智能紡織品應用于醫療康養,逐漸成為產業用紡織品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據行業預測,在紡織行業的三大終端應用領域中,產業用紡織品所占比重將繼續增長,并有望位居榜首。可以預見,2025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將發揮更大的產業能量。
(來源:中國紡織報 記者:席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