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長青女賣家月售5000雙鞋的內幕
我國臺灣網絡女鞋品牌Amai創辦人廖曉雯自從6年前創業后,靠著縮短交貨時間與完善的追貨管理,長期以來盤據Yahoo!購物中心女鞋商店排行第2名,成為網拍長青賣家,月賣5000雙女鞋。走進網絡女鞋品牌“Amai”和“la Una”位于臺灣蘆洲的倉庫,迎面而來的是由3萬雙鞋堆砌出來的壯觀景象,這兩個品牌都是由26歲的廖曉雯所創。
月賺新臺幣15萬
廖曉雯說:“剛開始我們是賣衣服,我跟我男朋友各拿新臺幣1萬元出來,到五分埔批衣服,在網絡上賣。”他們采取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結果生意好到讓當時才大一的她無法兼顧課業,便下定決定專心沖刺事業。
剛開始經營時,由于競爭對手不多,可凈賺3成以上,每個月獲利新臺幣15萬元,跟男友兩個人均分,也有新臺幣6~7萬元的收入。但經過一年半后,越來越多的人仿效這樣的生意模式,凈利率掉到一成以下,這狀況讓廖曉雯不得不思考轉型。
自創品牌改賣鞋
“那時有個客人的老公在大陸東莞經營鞋廠,她建議我們可以考慮轉做鞋子。”雖然掌握了生產端的便利性,但賣鞋跟賣衣服還是不一樣,衣服即使有庫存,便宜賣還是賣得掉,但鞋子因為有尺寸問題,并非只靠降價就能有效銷售。
跟工廠拿貨賣了半年之后,廖曉雯發現,賣鞋的學問遠大于賣衣服,對于皮革材質好壞、鞋跟穩不穩、楦頭舒不舒服等,她都一知半解,所以她跟男友決定從頭學習,兩人一起到東莞工廠待了二個多月,藉此徹底了解女鞋的制作流程。
和固定鞋廠配合
廖曉雯固定跟2家鞋廠配合,其中有一家更采取“包底”做法,亦即該工廠每月產量5000雙,她把產能全部包下來,讓工廠全力配合Amai的鞋子生產。“這做法有兩種好處,一來產品品質比較穩定,二來任何時候需要貨,我都不用怕生產端做不出來。”廖曉雯說。包底不僅縮短交貨時間,同時鞋款追貨時具有更大彈性,而交貨、追貨正是讓女鞋賣家抓緊客人,并創造獲利的兩大主因。
不過身為大賣家,生意景氣時賺錢很快,但是若碰上生意不景氣的時候,廖曉雯也吃足苦頭。“2007年底的金融海嘯,很多衣服賣家開始搭著一雙300~400元的平底鞋賣,我們業績大受沖擊。”廖曉雯說,2009年公司營收下降26%。
準備進軍大陸市場
為了讓Amai品牌生命繼續下去,今年廖曉雯在管理上更下足了功夫,她建立一套客戶資料軟件,以便于進一步分析顧客樣貌,同時透過Facebook等微網志,加強與終端客戶的溝通。此外,廖曉雯正在著手準備進軍大陸市場,打算年內將自己的品牌打入大陸鞋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