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下皮革業多方舉措留人
近年來,每逢春節過后,我國制造業特別是沿海勞動密集型行業總會遭遇用工荒,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現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皮革行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首當其沖經歷著用工荒的沖擊。如何規避這種沖擊,保持行業企業的穩定發展成為各地政府和企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貼切服務 春風行動暖人心
面對招工難問題,溫州市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市勞動保障局和《溫州商報》、青海省《西海都市報》聯合發起了“東西部互動破解招工難”活動,免費幫助企業招工,得到了眾多溫州民營企業的積極響應。
溫州市今年先后組織了23家規模以上的民營企業,12337個崗位分兩批遠赴四川、青海兩地招工。參加招聘企業囊括了鞋革、服裝等多個行業,涉及的工種有普工、技工、文員、機械工等近30個。《西海都市報》刊發了23家溫企招聘信息,使溫企用工信息和青海農民工求職信息有效對接。招工團先后參加了四川省達州市和萬源市“春風暖巴山”就業大型現場招聘會和“春風就業行動”大型招聘會,由于2009年四川省和與溫州市簽訂了人力資源合作協議書,兩地建立了長期勞務合作關系,當地政府對此次活動高度重視,共組織當地1.6 萬名農村勞動力、大中專技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復退軍人、農村勞動等求職者進場求職。招工團還參加了青海省樂都市、門源市和西寧市大型專場招聘會,并和青海省規模較大的技工學校進行了校企合作座談會。
廣州花都獅嶺鎮為了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不僅舉辦多場免費招聘會,也帶著企業“走出去”,積極聯系企業到云浮、羅定市等地參加“南粵春暖”大型招聘會,在湛江、肇慶、韶關、四川、廣西等地布點為企業招工提供便利。
為解決招工難問題,獅嶺鎮未雨綢繆,在春節前幾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同時與轄區內的商會、行業協會進行深入細致的溝通交流,共同探討解決企業招工難的問題,還鼓勵各企業想方設法進行自主招工。此外,鎮將不斷完善和規范勞動力市場,積極維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各項權益,加強對務工人員的培訓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為獅嶺的產業大發展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
人文關懷 營造環境吸引人
對于遠離親人、孤身漂泊的外來務工者來說,多掙錢是最大的心愿。這就決定了工資的高低是他們選擇工廠的最根本因素。正如溫嶺寶利特鞋業老總所說:“工資就是一根測試棒,哪家企業招人容易,就說明哪家企業工資高;哪個工種掙錢多,這個工種人就好招。”工資高低決定了企業能否招到人,能否讓工人留下來安心工作卻需要良好的工作環境,溫嶺制鞋企業為了替員工打造家一般舒適的環境,讓他們安心在企業工作,在改善生活環境方面可謂下了一番功夫。
鵬志鞋材(鞋底)公司在牧嶼新廠專門劃出5幢4層樓作為員工宿舍,分別設置男、女宿舍和夫妻房。冬天供應冷熱水,所有水電費由公司負責。安置不下的夫妻每對每月補貼100元房租。為了搞好員工伙食,特地從四川請了一位二級廚師。新春開工時,老廠食堂免費供應2天,新廠供應1天。年輕的鄭總有個最樸素的理念:“安居才能樂業。辦廠一定要管好員工的吃住。”
臺州寶利特鞋業為了照顧4000多名來自不同區域的員工的不同飲食習慣,特地分設不吃辣與愛吃辣兩個食堂。去年年底,喜得寶鞋業組織10多輛面包車免費送三門、大荊、寧波、湖南等地員工回家,并讓車輛就地等候,初七接他們回廠。春節7天假期,外地管理人員帶薪休假。招工不如留人,留人就要留心。一個以人為本、用心留人的企業在人力搶奪戰中不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溫暖員工交流會是吉爾達節后用工的新舉措之一,旨在使員工與企業之間相互了解、相互融合、增進感情。今年,吉爾達抽出時間,開了三場溫暖會,使新員工很快地融入了企業。新員工王瑩說:“我們到企業來就是為提高工作技能,創造美好生活,公司理解我們,并召開溫暖會解決我們的困難,我們有了一種回家的感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