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學生成就兩百萬財富
中大潘文偉靠勤工助學開始大學生活,勤工助學起步
他是2007年貴州省雷山縣理科狀元,從大山里出來的他靠申請勤工助學開始了大學生活。但誰也想不到,短短兩年,一無所有的他已擁有財富百萬。如果你對創業感興趣,絕對不能錯過他的故事——就讀于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的大二學生潘文偉。
創業動力:“如果你了解父母的艱辛,你的成長就會比較快。”
潘文偉創業的念頭萌發于高中。當時,文偉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完全靠在供電局上班的父親的工資來維持。盡管如此,父母省吃儉用也要讓文偉接受最好的教育。對此,他非常感激自己的父母。高考后,當其他人還沉湎在狂歡中時,潘文偉已經開始聯合另外幾位學習尖子開辦暑期補課班,由此,他們賺到了幾千塊錢。這是他第一次嘗到創業的甜頭。
初入大學,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潘文偉申請了勤工助學。一開始,他在學工辦協助老師做貸款工作。沒過多久,老師將表現突出的他推薦給了學校勤工助學中介機構——雁行社。2007年10月,潘文偉因獲得仲明助學金而接觸了富商楊國強,從其身上感受到創業的關鍵之一在于“膽識”。不久,他大膽代理了兩個院系的院服訂做,在幾個月內賺了一萬多塊錢。
2008年上半年,他又與深圳的朋友合作,接下了一個與安全監控設備有關的項目,數月后競標成功,賺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50萬元。賺到這筆錢后,他第一時間給父母匯去了10萬元。接著,他一鼓作氣,又接了幾個比較大的項目。2009年3月,看到國家出臺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潘文偉決定投資50萬,進軍新媒體產業。他的企業管理咨詢公司應運而生。
創業歷程:別人在游山玩水,我在珠三角逛工廠。
曾有記者這么問過他:“你到目前似乎還沒遇到什么挫折?”潘文偉認為,有無經歷挫折其實并非關鍵,關鍵在于有無做好充分準備。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縱使遭遇挫折,只要保持心態平和,就一定能克服困難,把握機遇并取得成功。在大一接下監控設備這一大項目時,他便充分利用人脈資源,學會了不少關于項目競標的商業技巧。這些技巧無疑為他拿下訂單奠定了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潘文偉在大一時幾乎走遍了珠三角——東莞、中山、佛山、深圳、惠州……當同齡人還在為旅游目的地發愁的時候,他已將目標鎖定在“逛工廠”。
關于“逛工廠”,潘文偉還有一些小故事。“有一段時間我很想做服裝,一直想有一個自己的服裝品牌,那段時間就常常往虎門跑。”大一暑假時,他還去了深圳龍崗的一家小制衣作坊打工。對于這段打工經歷,他記憶猶新:“那家作坊是白天休息,下午接單,晚上開工,我在那做了5天,沒拿工錢就離開了。”之所以打這段工,他瀟灑地說:“只是為了了解一下市場上服裝的成本價格。”
通過走訪工廠,他增加了對社會與市場的認識。潘文偉至今也沒有放棄這種做法。“其實這沒什么特別,我現在還常常在這些地方穿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