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躍:克隆皮將是未來皮革行業的發展趨勢
8月25日訊, 纖維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下個月,公司研發的“克隆皮”將全面問世,其吸濕排汗等各項性能,將完全達到或超越真皮標準,從而開啟中國皮革行業的新紀元??偛脧堬w躍認為,“正因為有著充分的話語權,所以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才讓我們牽頭制定國標。這次標準的制定,將有利于進一步規范行業發展。”
制定差別化化纖國標
這次復合差別化化學纖維國家標準的制定共有幾家企業,為什么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會選中你們企業?
張飛躍:這次國標制定由我們牽頭,大概有10家企業參與。我們是國內最早從事復合差別化化纖生產,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復合差別化化纖生產企業。今年,我們年產復合差別化化學纖維將達到6萬噸,產值突破15億,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30%以上,基本奠定了復合差別化化學纖維在國內的龍頭地位。正因為我們在這方面有著充分的話語權,所以這次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才讓我們牽頭制定國標。
這項國標計劃什么時候可以正式出臺?出臺對行業有何意義?
張飛躍:計劃明后年出臺。復合差別化化學纖維作為新興的材料,這幾年發展迅速,但是卻缺乏國家統一的標準。這次標準的制定,將有望改變這一尷尬局面,同時也有利于進一步規范行業發展。
你當時是怎么想到要切入復合差別化化學纖維領域的?
張飛躍:這是經過幾番篩選才確定的。我1995年創辦了泉州泓霖化纖有限公司(纖化科技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是泉州第一家民營化纖企業。上個世紀90年代中葉,泉州的紡織服裝行業才剛剛起步,我曾想過投身服裝領域,不過發現門檻太低,容易進入,這就意味著未來的競爭將是相當殘酷的。于是,我就選擇了紡織服裝的上游——化纖行業。當時,國內的普通化纖企業多是國有企業占主導,產值和規模都很大。作為新興的民營化纖企業,如果和國企競爭,你只能走差異化之路。
復合差別化化纖和普通化纖相比有什么差別?
張飛躍:在化學纖維發展過程中,分為兩條路:一條就是普通的化學纖維,這條路是以規模效益取勝;另一條就是走差異化,像我們。通過改善化學纖維的物理特性,讓它接近或者超過自然纖維的屬性,這就是我們對化纖差異化的一個設計。比如說要提高吸水性能,就要把纖維做到很細,纖維細了,接觸面積就大,吸水性就好。而復合化纖,就是把兩種甚至三種的材料結合在一起,這樣纖維就具有多重屬性。
你說過,差異化纖維開發和普通纖維的規模效益完全是兩回事。那復合差別化化纖的售價和普通纖維相比,是否高出很多?
張飛躍:復合差別化化纖的利潤要比普通纖維高出10倍以上,而我們的售價又是復合差別化纖維中最高的。我們一噸纖維可以比同行貴三四千元,最貴的一噸可以賣到6萬多元,賣一噸就可以賺3萬多元,而普通纖維一噸也就賣幾百元。但是,我們的量很少,普通纖維隨便生產就是幾十萬噸,而作為全國最大的復合差別化化纖企業,我們的產量才6萬噸。另外,我們研發周期也是比較長的,一般需要一兩年時間。{page_break}
“克隆皮”下月問世
下個月,由纖化科技集團研制而成的“克隆皮”將全面問世。“克隆皮”的吸濕排汗等各項性能,將完全達到或超越真皮標準,而售價僅為真皮的1/2到2/3,這將開啟中國皮革行業的新紀元。
聽說,你們不但從事差別化化纖生產,也進軍皮革領域?
張飛躍:是的,我們專門成立了廈門泓信超細纖維材料有限公司,總投資近3億元,專門生產定島超細纖維皮革,通俗地說,就是“仿真皮”。之所以會進軍這個領域,是源于我們所研發的定島型海島超細短纖維。這一纖維可以做到非常之細,越細吸水性就越好,把這一短纖運用到合成革,正好是對差異化纖維產品的一個延伸,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人造革”透氣性不足等缺點。
仿真皮”真的可以和真皮性能完全一樣嗎?
張飛躍:基本上可以。目前,市面上的合成革和真皮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吸濕排汗性不如真皮。“仿真皮”,就是通過針刺、PU樹脂含浸、堿減量、磨皮、染整等工藝,由具備優異耐磨性能的、超級細的、均勻穩定的聚酰胺纖維和柔韌多孔的聚氨酯樹脂合成獲得的超細纖維皮革。
下個月,在“仿真皮”的基礎上,你們研發的“克隆皮”將全面上市。“克隆皮”和“仿真皮”又有何不同呢?
張飛躍:簡單地說,“克隆皮”是“仿真皮”的升級版。“克隆皮”是我們和陜西科技大學、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共同研發而成的,下個月就將召開新品發布會。“克隆皮”具有的“吸濕排濕、透濕透氣”等所有性能將完全達到真皮水平,這是國內第一次將人造革的性能做到和天然皮革一樣。
那么,“克隆皮”的售價如何?
張飛躍:價格只相當于真皮的1/2到2/3。目前,真皮的供應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克隆皮”將是未來趨勢,它的均勻性要比真皮好,利用率比真皮高出20%。
傳統皮革企業都是“重污染”企業,“克隆皮”生產呢?對環保的措施是不是要求很高?
張飛躍:“克隆皮”的生產在環保方面有極大進步。對此,我們專門投入3000萬建設污水處理廠。在“綠”(環保)與“金”(商業利潤)的博弈中,我們拒絕通過犧牲道德價值來獲取利潤的商場厚黑學,同時也拒絕只有熱情和愿景而沒有商業技能的道德理想主義。
你們的“克隆皮”未來是否打算走品牌之路?
張飛躍:上游企業品牌概念和快銷品有所不一,但是品牌一定要做。上游企業的品牌,關鍵是先做品質。品質好了,客戶自然認可你的產品。像我們大家都熟知的“萊卡”品牌,它是美國杜邦公司推出的新型纖維,其實就是氨綸的一種。目前,只要是采用了萊卡的服裝都會掛有一個三角形吊牌,這個吊牌也成為品質和品牌的象征。我們也為“克隆皮”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裘卡。今后,我們生產的每張皮都要掛上“裘卡”的品牌,以此體現它的附加值。{page_break}
事業化管理三個子公司
纖化科技集團是新加坡上市公司,下屬3個全資子公司:泉州泓霖化纖有限公司、廈門特種纖維有限公司和廈門泓信超細材料有限公司。在管理上,張飛躍通過事業部模式,全部由職業經理人運作,正逐步向現代規范化企業邁進。
2004年纖化科技集團就在新加坡上市,目前你們在股市上表現如何?
張飛躍:金融危機后,新加坡股市整體較為低迷,我們也不例外。但是,新加坡上市6年來,給企業帶來了很多好處,體現在方方面面:產值從1億元增長至15億元,員工從百人增加到千人,而企業的制度化管理也得以落實。
同樣是新加坡上市的蠟筆小新公司,因為新加坡的股價表現不盡如人意,已于今年4月7日成功退市,擬重組后在香港掛牌上市。對此不知你如何看待?
2004年新加坡上市后,當年年底,你就把公司總部搬到翔安工業區,并先后成立了兩家廈門公司。從泉州到廈門,你是居于什么樣的考慮?
張飛躍:搬到翔安是企業長期戰略規劃的需要。泉州的土地規模用地比較少,滿足不了企業長期發展的需要。翔安是新區,又屬于廈門特區,當時招商引資比較優惠,同時,又毗鄰泉州,能夠很好地輻射泉州紡織服裝企業。
目前你們集團下屬3個全資子公司,不知道你是如何管理這3家公司的?
張飛躍:我們主要采取事業部的管理模式。集團把工廠分為3個事業部,專門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每個事業部都有自己的指標,他們有獨立的生產、經營、采購的權力,集團公司則統一管理行政和財務。我主要負責宏觀戰略層面的管理,平時主要看各事業部的4個動態指標:員工工資比例、材料能耗比例、品質合格比例、銷售盈利比例。這4個比例基本涵蓋了公司的四大核心問題,如果超出了基本比例,就給以獎金,反之則要扣去相應的獎金。
你們公司的職業經理人比例大概多少?
張飛躍:職業經理人比例達到了100%。我這幾年工作的重點就是選人,人選好了,我就成功了一半。
你選擇人才的標準是什么?
張飛躍:在我看來,老板和經理人,不是上下級關系,而是互相選擇的關系。我常常和經理人說,只要你是人才,我可以盡我所能為你提供良好的空間讓你去自由發揮,其他的就靠你了。{page_break}
□人物印象
謀定而后動
很少人知道張飛躍是泉州人,是在泉州發家,他最早成立的泉州泓霖化纖有限公司就坐落在泉州東海濱城工業區內。
在創業前,張飛躍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在英屬多米尼加投資移民拿到外國國籍,二是請人做了“差別化化學纖維”市場調研。“拿外國國籍,是為了以外商身份投資,可以享受稅收等各項優惠;而做市場調研,無疑是創業前必備的工作。”在張飛躍看來,謀定而后動,才是成功的根本。
相對于泉州不少民營企業家的“草根出身”,張飛躍算得上是高學歷。他在大學畢業后的10年里,并不是從事化纖行業,而是在保險、電子產品等和化纖毫無關系的行業里工作。10年的工作經歷,為其創業積累了“第一桶金”。“專業并不重要,創業最關鍵的在于,你要選對行業。”張飛躍說,他非常慶幸自己的選擇,如今,他之前曾考慮在內的服裝行業和普通化纖行業都面臨著殘酷的競爭,而他憑借著差別化化纖這條獨創之路,正引領著化纖行業的新發展。
在企業管理中,張飛躍有一句格言:“創新要制度化,思想要現代化,責任要數字化。”其中,創新要制度化,意思就是,創新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該落實到每位員工的常態化工作中,并建立一系列制度加強項目創新的預算管理和順利實施。在經營企業的15年間,張飛躍始終把創新放在首位,而無論是定島型海島短纖維,還是橘瓣型纖維,抑或是“克隆皮”,他們的產品幾乎不是“從外拿來”,而更多的是自己創新研得。“企業一創辦,我就將其定義為創新型企業,正如以前市面上根本沒有差別化纖維,我們生產了,客戶接受了,從此,差別化纖維就誕生了。”張飛躍說,創新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的基石。唯有堅持創新的企業,它的未來才是光明而美好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