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成功的路上沒有偶然
姓名:周杰倫
出 生:1979年1月18日
學 歷:淡江中學音樂科
專 長:寫歌、作詞、打球
專精樂器:鋼琴、大提琴、吉他、爵士鼓
音樂類型:R&B
最大優點:詞曲創作力強、E世代的音樂人
最大缺點:害羞、想太多、
最大心愿: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最愛物品:鴨舌帽、球鞋
未成名前,他買不起緞質床單、Ducati摩托車,也沒有追星族尖叫陶醉在他的演唱會上,更沒有少女們像朝圣般,只為了摸一摸他坐過的鋼琴座椅;有的只是這一小片間距從皮沙發到藍綠色墻壁間的金黃色地板,坐落在東臺北這一棟灰色大樓上,阿爾發唱片公司的錄音室內。
這是周杰倫當年僅有的小天地。一個可以讓他蜷身小睡的狹小縫隙,他在這里反復夢到旋律和歌詞,當曲子的片段像夢游的聲帶般泉涌而來,他就會起身,踉蹌地走向鍵盤,把如夜景般的旋律寫成樂譜或錄成示范帶……有兩年之久,周杰倫依約作曲,每首歌可領酬勞2萬元,他極少離開這七樓的隔音間,專心寫歌給才華平平、臉蛋賣座的歌手演唱。
在這個重包裝的偶像速成音樂圈中,24歲的周杰倫的成功是個奇跡。其他男性的港臺地區歌手,大多出身有錢的演藝世家。到底這個上下門牙過度咬合、帶有鷹鉤鼻、下巴內縮的小子,是如何取代謝霆鋒、劉德華或張學友,而成為亞洲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手?答案要從那間擁擠的錄音間說起,要從以音樂取勝的原則和革命性的創意說起。周杰倫說:“我大部分的女歌迷都不會對我說,我很帥;相反地,她們會告訴我,她們喜歡我的音樂,被我的音樂吸引。”
年輕時的周杰倫,說來有點自閉、笨笨的。高中英文老師以為周杰倫有學習障礙:“他臉上表情很木訥,我以為他笨笨的。”這小子無法專心上數學、科學課,就連英文作業也荒廢。但周媽媽葉惠美卻注意到這個安靜又害羞的小孩,從小就對西洋流行樂或古典音樂特別敏感。
“他在學會走路前,就對音樂很敏銳。”她回想。周媽媽在他四歲的時候,就送他進鋼琴班學琴,而且他彈得不錯,像個鋼琴狂。高中鋼琴老師說,周杰倫十幾歲時,就可以即興表演。出了琴房,周杰倫是個再普通不過的青少年,當其他同學都在附近打籃球時,他卻一再重復地看功夫電影和打游戲。其他人都忙著準備大學聯考,他卻是逃課、加倍練琴,人生漫無目標。
音樂救了他,給他帶來幸運。有一位學妹幫他報名“超級新人王”這個臺灣的偶像征選節目。該節目制作人后來和訝異不已的周杰倫聯絡上,要他參賽表演。但周杰倫不敢獨唱。最后,他幫一位想當歌手的朋友鋼琴伴奏。表演得很差。當時節目主持人吳宗憲一直都在尋找新人。他看了一眼那個緊張的鋼琴伴奏小子和歌聲像烏鴉叫的歌手,心想,算了吧!吳宗憲說:“我一點都不覺得好聽,那個歌手唱得真爛。”不過,他看了看樂譜:“我從裁判的肩膀后頭,看了一眼樂譜,結果驚為天人。非常地復雜、做得很棒。”錄完影后,吳宗憲走到后臺找周杰倫,他當時頭戴棒球帽,幾乎蓋住整個眼部。吳宗憲回想:“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很安靜、很害羞。我以為他自閉。”
吳宗憲簽下他,專職寫歌,一年半后,吳宗憲決定把阿爾發唱片的經營權交到他的朋友、同時也是歌手的楊峻榮手上,周杰倫才從幕后走向幕前,成為偶像歌手。3個月內,周杰倫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
如今,周杰倫平心靜氣地坐在那張皮沙發上,頭戴灰白色的毛織帽,蓋住他略帶沉思的棕色眼睛,身穿一件黑色絨質的田徑服。一夜之間,他從錄音室的怪人,搖身一變成為流行歌手,幾乎太快了,快得讓他心神不定地背負著成名和成功的身心壓力。他說話簡潔,回話也簡短,經常逃避別人的眼神。那個賦予歌曲深度和情感的成熟男性魅力哪里去了?
周杰倫的身上,到底有什么職業發展上?{page_break}
職業培養期:成績平平的他,專注自己的音樂天賦
周杰倫,1979年1月18日于臺北出生。爸爸是生物老師,媽媽是美術老師。從小,周杰倫對音樂就有著獨特的敏感,聽到音樂就會隨著節奏興奮地搖晃,有時候一邊看電視,一邊戴上墨鏡學高凌風唱歌。母親見他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毫不猶豫地拿出家里所有的積蓄,給他買了一架鋼琴。這一年,周杰倫才4歲。
雖然是教師之子,周杰倫的學習卻不盡如人意。小時候,成績欄上紅顏色比藍顏色多,數學考試成績經常在40分左右,只能用“對音樂有天分的人,好像數學都不太好”來安慰自己。英語老師甚至認為他有學習障礙。高中聯考時,周杰倫的功課還是很差,只考了100多分。當時淡江中學第一屆音樂班招生,周杰倫抱著試試的心理參加了考試,竟然考上了。
在高中能學習音樂,周杰倫幸福無比,他的音樂天賦和才華在這里得到了認同。他的高中同學回憶,那個時候,周杰倫彈鋼琴唱歌和打籃球的樣子迷倒了很多女孩子。雖然父母親在他14歲時離異,但是躲在音樂世界的周杰倫卻并沒有受到大的沖擊。他回憶說:“12歲到16歲的日子是我最開心的日子,音樂讓我的心靈得到安慰。”
周杰倫的高中鋼琴老師說,周杰倫十多歲時已經培養出遠遠超越他實際年齡的即興演奏能力——他將莊嚴肅穆的音樂變奏,以一種很有意思的方式重新演繹,聽上去就像流行歌曲。
綜觀周杰倫的職業培養期——學生時代,有兩點特別引人注目。首先是對自己音樂天賦的忠誠和投入。音樂對于他而言,與其說是一種興趣,不如說是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音樂幫助他抵擋父母離異、成績不好等所有的青春期的常見煩惱,讓他自信健康成長。一個人能夠在自己天賦中自由舞蹈,這無疑是一種幸福,這能抵擋住一切成長的動蕩。愛因斯坦在這個年紀正幻想與光賽跑,傅聰則生活在小提琴音符中間……
其次是高中時代選擇讀音樂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職業規劃。高中時代是個人重要的職業培養和探索期,這個時候,孩子剛剛開始有社會意識,如果天賦在自己的小群體里獲得認同,就會極大推動未來把這種天賦作用于社會的想法。如果周杰倫上的是普通高中,也許他的音樂才能只會變成一個差生聊以自慰的“小把戲”。而音樂班的氛圍,讓他的這種天賦很順利地從個人興趣發展成社會技能。
職業適應期:在當餐廳侍應生的日子,堅持音樂夢想
由于偏科嚴重,還屢屢掛科,周杰倫沒有考上大學。是先擇業還是先就業?這個問題被今天的大學畢業生千萬次地問,當年的周杰倫也面臨這個走出校門后進入職業適應期的經典問題。
如果擇業,最吸引他的一定就是成為一名歌手,但一個普普通通的17歲的孩子,如何成為歌手?無奈的周杰倫幾次碰壁以后,選擇了在一個餐廳做侍應生——先生存,再謀發展。
在餐廳的工作其實很簡單,把廚師做出來的飯菜送給女侍應生,再由女侍應生送給客人。即使是這樣,周杰倫也沒有離開自己的音樂世界,他帶著一個隨身聽,一邊工作一邊聽歌。
機會終于來了。老板為了提高餐廳檔次,決定在大堂放一部鋼琴,但連續嘗試了幾個琴師都不滿意。周杰倫在空閑的時候偷偷地試了試,他的琴聲震驚了不少同事,包括他的老板。老板拍著周杰倫的后背說:你可以在這兩個小時不用干活了。
可以說,選擇先去餐廳打工,是周杰倫的正確選擇。好的職業規劃強調先生存再發展:其一,完美的工作不是一下子就能獲得的,需要長期的技能和經驗的積累。這是一個漫長的時期,如何度過?先就業,讓自己生存下來是關鍵。其二,大部分學生畢業的時候,最需要補的能力不是專業能力,而是適應社會的心態。這堂心態課程可以在任何工作里面學到,往往比能力更加重要。可以說,畢業后最好的職業規劃選擇應該是:找一份自己能做的工作,培養自己適應社會的心態。同時,注意培養進入理想工作的能力,把完美工作作為長期目標來努力。
試想,如果周杰倫堅持尋找自己喜歡的完美工作:唱歌。那么,他的音樂之路能堅持多久?沒有經濟支持,沒有能夠證明自己的履歷,沒有明確的方法和方向,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個音樂夢想隨之破碎無可修復。當前的大學畢業生中也有這樣一些人:我要做管理,我要做導演,我拒絕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于是,把自己塞進了現實與夢想的夾縫中間,動彈不得。他們忘記了,完美的工作是從不完美處開始的。{page_break}
職業發展期:面對挫折不言敗,歷經風雨終成功
在餐廳里打工和彈琴讓周杰倫慢慢開始有公眾演奏的機會,也慢慢開始積累起自己的聽眾。如果沒有那個意外出現,他也許會覺得,這樣的工作還挺好的。但是,機遇從不會忘記那些執著于夢想的人。
1997年9月,周杰倫的表妹瞞著他,偷偷給他報名參加了當時臺灣著名娛樂主持人吳宗憲的娛樂節目《超猛新人王》。當時的周杰倫非常害羞,他甚至不敢上臺唱自己的歌,只好找了一個朋友來唱,自己用鋼琴伴奏。兩個人的演出“慘不忍睹”。但主持人吳宗憲路過鋼琴的時候,驚奇地發現這個一直連頭也沒敢抬的小伙子譜著一曲非常復雜的譜子,而且抄寫得工工整整!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對音樂很認真的人。節目結束以后,他問周杰倫:你有沒有興趣參加我的唱片公司,任音樂制作助理?
很多人往往把這一瞬間定義為周杰倫生命的轉折點。因為他的過人天賦加上吳宗憲的慧眼識珠,周杰倫終于成功啦!筆者不以為然,因為通過短短的幾秒鐘看樂譜根本無法判斷某人是否具有音樂天賦,真正讓吳宗憲感動的是這個年輕人對自己樂譜的認真程度。打動吳宗憲的,與其說是才氣,不如說是認真。很多時候,不管能力有多大,機會往往只選擇那些認真對待自己工作的人,這本身是一種最重要的能力。
作為唱片制作助理,在負責唱片公司所有人的盒飯之余,周杰倫在那間7平方米的隔音間里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半年下來,他寫出來的歌倒不少,但曲風奇怪,沒有一個歌手愿意接受。其中包括拒絕《眼淚不哭》的劉德華和《雙截棍》的張惠妹。當然,兩年后他們后悔不迭。
吳宗憲有些著急,他決定給這個年輕人一些打擊。他讓周杰倫來到自己的辦公室,告訴他寫的歌曲很爛,當面把樂譜揉成一團,丟進廢紙簍里。這是周杰倫在音樂道路上遭受的重大打擊。然而,吳宗憲第二天早上走進辦公室的時候,驚奇地看到這個年輕人的新譜子又放在了桌上,第三天、第四天……每一天吳宗憲都能在辦公桌上看到周杰倫的新歌,他徹底被這個沉默木訥的年輕人打動了。
1999年12月的一天,吳宗憲把周杰倫叫到房間說,如果你可以在10天之內拿出50首新歌。我就從里面挑出10首,做成專輯——既然沒有人喜歡唱你的歌,你就自己唱吧。10天之后,周杰倫安安靜靜地拿出50首歌,于是就有了周杰倫一舉成名的專輯《JAY》。從這張專輯開始,周杰倫一發而不可收拾。
周杰倫從此進入他職業的第三個時期:職業發展期。從很多成功人士的經歷來看,這個階段的開始往往是由于鏈接到了業內的第一平臺。周杰倫聯系到當時的臺灣娛樂界名人吳宗憲;王寶強這個階段開始拍《士兵突擊》;愛因斯坦在這個階段聯系上了科學伯樂奧斯特瓦爾德;打工皇帝唐駿在這個時期寫信聯系到了比爾·蓋茨;而比爾·蓋茨在這個階段正磕磕巴巴地在IBM的董事會面前展示了他的windows1.0。幾乎每一個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個登上行業第一平臺的故事。所以這也是職業規劃的重要原則:進入行業內的第一平臺,并展示自己。
周杰倫的職業經歷說來傳奇,其實也普通。每個人進入職場的時候,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領導的批評,不被人認同……如何對待和處理這些問題,比問題本身更加重要。沒有被上司的諷刺打倒的周杰倫,用更多的努力獲得了認同。勝利者不一定總是贏的人,能夠接受打擊,能夠更加積極對待事業,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綜觀周杰倫的職業發展,經歷了3個時期:在校學習期間的職業培養期,餐廳打工的職業適應期和之后的職業發展期,在每個時期,他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職業培養期,他選擇了專注自己的天賦,沒有被“大而全”的教育模式平庸化。在職業適應期,他明智地選擇了先就業再擇業,先養活自己,慢慢培養自己的能力,期待在最高平臺展示的機會。在職業發展期,他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認真、踏實的精神和態度打動公司的同時,也打動了所有的聽眾。這些道理都很簡單,只是簡單并不代表容易做。周杰倫也許有一些你我沒有的天賦,但是成功的路上絕對沒有偶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