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珠三角加快推進皮革 服裝“雙轉移”工作
當前,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轉型點,傳統粗放、要素驅動型經濟發展方式已不適應當前經濟新形勢,加快推進“雙轉移”工作需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危機下的轉移
“不在轉移中重生,就在轉移中滅亡。”10月11日晚,深圳科泰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宏強給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發來短信,稱自己本欲在珠三角內部遷徙的工廠,準備搬至湖南常德。他說:“就地轉型騰挪空間太小,與其被動趕來趕去,不如另棲枝頭。”
就在一個月前,在深圳見到李宏強時,他正做著將工廠從深圳市寶安區搬遷至廣東省河源市的種種努力。
在珠三角一些中小企業由于成本上升和產業轉移政策而搬走,企業生存前景未卜的背景之下,廣東也遭受著質疑:在目前金融危機下進行產業轉移是否不合時宜?
據《南方日報》報道,10月9日,廣東省副省長萬慶良在會見外國駐華記者團時表示,廣東現在對此既有思考也有擔憂。廣東對外依賴度高,金融危機導致綜合生產成本全面提升,人民幣貶值使外貿出口受到嚴重影響。外來投資企業進出口貿易增幅、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額增幅等都有較大回落。其中紡織品回落最大,下降了53%。
“由于產業轉移的需要,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到粵東、粵西和粵北等地,我們十分支持。”萬慶良表示,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珠三角的產業已經到了升級換代的時候,正常的轉移是有利于發展的。
此前,在珠三角采訪中談到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時,當地發改委、經貿廳官員更愿意談及的是,在危機之下,企業應主動融入政府推進的“雙轉移”。所謂“雙轉移”,是指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欠發達地區勞動力向當地二、三產業和珠三角發達地區轉移。
“痛并快樂地轉型,在陣痛之后找到一種更好的發展模式。”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一洋說。當前,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轉型點,傳統粗放、要素驅動型經濟發展方式已不適應當前經濟新形勢,加快推進“雙轉移”工作需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
事關廣東前途命運
在采訪中,廣東一些官員及學者表示,能否順利地推進“雙轉移”,是一場事關廣東前途命運的大決戰。
自1989年經濟總量躍升全國首位之后,廣東GDP已連續18年領先全國,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但一個尷尬的事實是,多年來,廣東始終沒有躍升為經濟強省,與沿海主要兄弟省市區相比,廣東省人均GDP年均增速排在最后一位。
目前,珠三角地區的家具制造、皮革、服裝鞋帽等行業占了全省用工的25%,但是只創造了8.5%的增加值。“珠三角勞動密集型企業太多,產業鏈低端、低附加值、高消耗型產業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汪一洋說。
統計資料顯示,過去10年間,廣東省每新增一個勞動力所創造的GDP是12萬元,大大低于江蘇的88萬元、山東的22萬元和浙江的21萬元。而去年,廣東常住人口逼近1億。
巨大的人口分母不僅攤薄了廣東發展成果,也讓廣東以不到全國2%的國土面積,承載著全國7%以上的人口。 “從經濟規律來看,一些幅員較大的國家和地區,會出現區域間的產業大循環,會在區域內部產業循環中根據自身條件推動產業升級。”廣東省社科院院長梁桂全對本報記者說。保證“雙轉移”最終還是要依靠市場,依靠投資者本身的利益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制定產業引導政策就變得很重要。
廣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楊建初表示,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實施“雙轉移”戰略,目的是謀求在新一輪的發展調整中推動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化、城市化進程。
能否達到升級換代目的?
“‘雙轉移’是廣東轉變未來發展方式的突破和升華,是戰略上的一次重大躍升。”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向曉梅說。產業轉移作為“雙轉移”核心內容之一,轉移是方式,轉變才是目的。“重點破解廣東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經濟轉型升級、節能減排、自主創新等難題。”
李宏強表示,對于像自己工廠的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而言,“雖然是產業轉移的主體,政策信號和市場信號越來越強烈,但還沒有強烈到非轉不可的程度。不少企業還要彷徨和觀望一陣子。”他表示,這也跟珠三角欠發達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載體還不夠完善有關。
東莞市常平鎮一家港資電子加工廠的老板江長紅告訴本報記者,粵西地區已有一些產業園主動找上門來“招親”,但自己擔心那里技術人才短缺及物流成本較高,加上常平鎮政府也承諾出臺政策扶持,工廠管理層表決時,三分之二的人選擇留下。
楊建初表示,由于推進“雙轉移”是一項開創性工作,政策性強,工作跨度大,管理體制機制要求高,使產業轉移園建設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如園區規劃規模比較小,起點比較低,功能定位也比較單一;園區建設主體機制滯后,市場主體缺位,市場化運作力度不夠;共建機制還未落實;主導產業不突出;配套服務體系不完善等。這些確實影響了珠三角企業轉移進園的意愿。
如今,產業轉移會導致珠三角產業空心化的疑慮正在減少。接受采訪的專家更多強調,企業外遷要在各種力量綜合作用下有序進行,珠三角應以向欠發達地區加速推進產業轉移為契機,全面深化粵港澳三地的合作。
產業轉移,本質上是現有生產力在空間布局上的調整,擺在廣東及珠三角各地政府面前的,是如何下好這盤棋。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