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本引發新一輪產業轉移
產業的空間轉移是區域發展格局調整的必然結果,區域間相對地位以及相互間競爭優勢和比較優勢變化,必然要反映到產業空間分布格局上,并引發新一輪產業轉移。
產業轉移也是金融危機后區域發展格局調整的必然趨勢。從歷史經驗看,每次大的危機都會帶來區域發展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后,隨著一部分國家和地區相對地位的提升,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勢必影響到企業生產成本。把生產環節配置到成本更低的區位,就成為企業規避風險的必然選擇。
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現象,也與外部環境變化直接相關。為了降低成本,減少風險,拓展市場,企業往往將對土地、資源、勞動力、運輸等成本敏感的生產環節遷移到成本相對較低或市場潛力更大的區域,從宏觀上看,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優化生產布局。
從中國成本倒逼。
近年來,受土地、能源、勞動力和生態環境成本快速上升的影響,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東南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梯度轉移步伐加快。
勞動力成本變化是這一輪產業轉移最基本的動力。在勞動力工資維系多年不變后,2010年以來各地區普遍出現“漲薪潮”,大大壓縮了東部沿海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生存空間。據有關資料,2009年東部人均工資高于中西部人均工資接近30%,這直接推動一批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向中西部轉移。與此同時,中西部一些鋼鐵、石化等原材料產業因原料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也出現了向沿海地區轉移和布點的現象。
除了降低成本以外,市場拓展也是產業轉移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機后,外部需求短期內難以恢復到危機前水平,出口加工企業受國際市場預期不明朗的影響,更加注重開拓國內市場。如電子、家電企業紛紛在成都、重慶設立新的生產基地,除了當地的優惠政策外,就是看中了西南地區兩億人口的市場,一些紡織服裝企業向河南轉移,也與河南近一億人口的市場吸引力是分不開的。
政策引導也是重要因素。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動,推動了產業轉移進程。如廣東省2008年出臺了《關于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促進了珠三角地區部分失去比較優勢的產業向廣東東西兩翼和北部山區轉移。工信部出臺了《關于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加速了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步伐。產業承接地區推出的各種優惠政策,對企業轉移生產能力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雖然中西部地區在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上有比較優勢,但也受到配套能力、物流體系、軟環境等方面的制約,一旦低廉的要素成本優勢被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所抵消,就失去了承接產業轉移的比較優勢。
產業配套能力是重要瓶頸。對一個企業而言,原料和零部件采購半徑十分重要,這往往直接影響到企業生產成本,如果配套條件不好,或者配套產品技術落后,質量達不到要求,企業要遠距離采購,就會大幅度增加成本。技工短缺是重要制約因素。中西部當地的工資水平往往難以吸引到高素質技工和工程師,也影響到產品質量和企業提升競爭力。
物流速度和物流成本對產業轉移有重要影響。在市場競爭加劇條件下,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這就需要盡量縮短組織生產、產品面市、市場反饋整個過程的時間。物流成本也直接影響到企業選擇轉移地的決策。軟環境決定交易成本。地方政府往往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外來企業,但信息不透明,辦事效率低,交易成本高,會使優惠政策大打折扣。
隨著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的調整,中國產業轉移規模必將越來越大。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產業轉移與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合起來,與發揮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結合起來,與適應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促進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