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準備過幾年低增長、高通脹的苦日子
轉型的過程總是痛苦的過程,未來數年我們將承受經濟增速下降、CPI上升、匯率上升、數億農民進城、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壓力。
中國的經濟運行速度總體水平下降,出口主導的經濟高燒逐漸退卻,投資將維持在高位。10月16日,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發布《2010年第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預測“中國經濟運行將溫和放緩;中國進出口增速將明顯放緩,2011年的增速將達到非常低的水平”:中國GDP增速2010年在10%左右,2011年則回落至9.5%左右。事實上,未來數年中國GDP有可能下降到個位數,只有中西部、東部欠發達地區因為投資的關系,還會維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作出了相近的預測,稱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可能在9%左右,較今年會有所放緩。
在經濟下行的同時,CPI在4%以上成為常態,貨幣購買力下降。今年8月CPI達到3.5%,為22個月以來的新高,這不是結束,9月CPI還會維持在高位。
CPI受三個方面的重壓。
一是輸入性通脹,全球貨幣未能協調,寬貨幣與高通脹成為常態,目前包括歐美等地,刨除房價因素外其他消費品價格并不低。從按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計算,我國進口大豆的均價自今年7月以來已經連續三個月上漲,今年9月中國進口大豆均價比7月份上漲了5.3%,與此同時,食糖現貨價格指數歷史性地突破6000元/噸大關,食糖批發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達70%。基本生活用品以及石油等資源品價格處于大幅上漲階段。
二是內源性通脹。在城市化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還上以往社會保障體制不足、收入分配失衡的欠帳。新華社報道,展望“十二五”,中國經濟總量將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將超過5000美元。社會保障與提高最低工資需要有人買單,當社會財富不足以支撐時,惟一的辦法就是通脹。{page_break}
未來中國CPI有可能維持在4%以上的高位。經濟學家厲以寧10月16日表示,如果國際油價、鐵礦石價格和糧食價格繼續上漲,輸入型通貨膨脹將不可避免。3%的通貨膨脹率警戒線是適用于西方的,而中國近期來看,維持9%的經濟增長率是可能的。如果9%的經濟增長率還把3%的通貨膨脹率作為一個警戒線,會給經濟帶來很多問題。4.5%的通貨膨脹率作為警戒線是可以的,是社會可以承受的。考慮中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辦法,目前3.5%的CPI加入房產等因素,可能已經在4%以上。
如果說今年匯率、出口、房地產剛開始調整,還處于溫水煮青蛙的階段,明年會出現大洗牌。
今年出口形勢非常美妙,但許多制造企業已經開始承受壓力。今年三季度,我國貿易順差為2008年以來最高,外匯儲備增至2.6萬億美元。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上升,導致進口總值環比上月大幅增長16%,值得注意的是,海關數據顯示,加工貿易類產品的進口增長步伐則不及總體進口。如果人民幣匯率每年上升3-5%,那么不能實現升級的沿海低端制造業將無處可去,目前出現的趨勢是長單改短單,有些廠商甚至忍痛割愛、有單不接,因為多接多虧本。
遭遇洗牌的還有房地產企業。只要房地產繼續調控,明年推出房產稅,支撐高房價的投資者一旦撤出市場,靠剛性需求支撐的市場價格必然大幅下降。證券市場上房地產上市公司的低迷,房地產在信托市場、在境外市場高達20%的融資成本,為房地產開發商敲響的重新排隊的鐘聲。
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要獲得民意支持,最重要的是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提高政府與央企的效率。任何時候,只要民眾意識到改革的成本主要由普通收入階層承擔,那么,任何改革都不會成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