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全面參與世界銀行組織的國際比較項目(ICP)
2011年,中國將首次全面參與購買力平價(PPP)換算,從而方便與其他各國比較。
購買力平價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系數,以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但是,這種理論匯率與實際匯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
關于購買力平價的一個簡單例子是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所創的“巨無霸指數”。如果一個麥當勞銷售的巨無霸在美國的價格是2美元,而在中國是10元,那么美元與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1:5。
2011年為全球新一輪ICP活動的調查基準年。從2011年1月開始,全球約180個國家和地區同時開展ICP調查,整個活動預期2013年底結束。
經國務院批準,明年中國將首次全面參加新一輪ICP活動。由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等10個部門組成的中國國際比較項目部際協調小組將負責進行調查我國的相關數據。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和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共同擔任協調小組組長。
2005年,中國曾經提供了11個城市的數據,首次參與ICP項目。世界銀行根據這些數據估計中國當時的購買力平價。2007年12月,世行發表報告稱,中國以PPP計量的經濟規模在全球的比重為9.7%。世行承認此前高估了中國的GDP,并下調了中國的購買力水平。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按購買力平價調整后的GDP排名,2009年美國以142563億美元排名第一,而中國則緊隨其后,為87652億美元。顯然,這一差距要小于兩國GDP的實際差距。
對于這樣的比較,有專家提出質疑。北京WTO事務中心主任鐘青表示,通過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來比較中美經濟水平意義并不大,關鍵還是要看“人均”水平。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2009年,美國人均GDP為46000美元左右,而中國還不足4000美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