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用直升機撒錢經濟也難重啟 印鈔可解主權債危機
卷土重來的股市與大宗商品出現連日暴跌,在8月9日,美聯儲宣布目前的利率政策將持續到2013年后才漸企穩。
與2008年不同的是,上次危機源自市場活動造成的泡沫破裂,去杠桿化與信用凍結直接導致市場陷入通縮的狀態,政府被迫救市;而現在,危機主要來自西方國家的主權債務,隨著財政赤字不斷上漲而財政收入降低,債務違約正在成為可能。
全球股市連鎖反應的起點是歐洲,因為市場發現,不只有希臘或愛爾蘭這樣的小國需要援救,歐盟第三與第四大經濟體意大利、西班牙的主權債務也面臨違約風險,他們幾乎很難在市場上繼續融資以維持債務鏈,更糟糕的是,大部分銀行持有這些不良的主權債券,從而將金融系統也拖入危機。
而在美國,盡管兩黨成功地達成了一個拖延性的模糊的減赤協議,但經濟增長的前景卻明顯地暗淡,因為這份協議表明美國政府失去了動用財政手段刺激復蘇的空間,而經過美聯儲兩輪量化寬松政策、注入2.3萬億美元后,美國經濟仍然不見起色,尤其是經過調整后的數據顯示,美國似乎就從來沒有出現過復蘇,就業率也從未好轉。
這意味著歐盟與美國政府已經失去對局勢控制的能力,他們不再是擁有巨大財政或貨幣資源的救世主,成為了危險的需要救助的對象,而且由于需要大幅削減赤字以及寬松的貨幣政策基本無效,政府能夠自救已經幾無可能。上次資產和信用泡沫破裂留下的殘局還未清理,又要面臨大規模的主權債務風險,這種巨大的不確定性導致市場對歐美政府喪失信心,標普調低美國主權債務評級無異于2008年的“雷曼兄弟倒閉”,成為危機的導火索。
市場泡沫破裂造成的信用凍結與經濟通縮即使用直升機撒錢的方式也難以重啟,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以及日本的經驗已經證明。但是,政府主權債務危機可以通過印刷鈔票的方式解決,當市場上沒有人購買這些政府債券時,央行可以無限吸收,這就是通過通脹的方式化解賬務的方式。哈佛的羅格夫教授的研究表明,如果美國目前的通貨膨脹率達到6%,則政府債務在GDP中的比例僅用4年時間就能下降20%。
美國與歐盟目前一直竭力避免通脹的發生,歐洲央行在上半年還不顧復蘇的脆弱實施加息,而美國則動用各種手段干預和打壓石油與大宗商品價格。但是,當違約風險就在眼前而沒有任何出路的時候,印刷鈔票這種危險的不道德選擇將被迫擺上政治家的議程。因為選舉政治的框架會引導那些領導人或競爭者只能顧忌眼前的利益而不會在乎未來。
事實上,美國仍然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經濟體,它可能需要時間來消化內部的失衡,而在這個過程中美元將實現歷史性的下跌。更緊迫與嚴重的問題在歐洲,這是一個比美國兩黨更難協調的國家共同體,而且意大利與西班牙的危機看不到解決的希望,歐元區將可能是引起全球第二次衰退的策源地,這種前景已經迫使歐洲央行不斷地購入這些國家的債券。
因此,盡管目前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跌,這不過是一種暫時的恐慌,歐美國家制造通脹的可能會鼓勵投資者重返市場,如果新興市場國家在危機氛圍里中止或減緩緊縮力度,大宗商品價格仍會在廉價貨幣與市場需求的支撐下繼續走高,這對出口型經濟體構成了威脅,因為面臨輸入性的成本上漲以及歐美市場需求緊縮的雙重打擊。
歐美的貨幣貶值將以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升值為代價,因為這是一個零和游戲。這意味著未來一個時期,全球貨幣戰爭可能日趨激烈。人民幣事實上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會讓它跟隨美元一起貶值,這會讓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共同不滿,中國將承受更大的國際壓力。而人民幣僵化的匯率政策與外匯管制,在中國經濟不斷高速增長的環境中,制造了一種剛性升值的預期,并吸引了大量熱錢流入,這進一步鞏固了升值幻覺。這種預期所吸引的美元資本制造了中國基礎貨幣發行過多的問題,推動了通脹與資產泡沫,并讓央行陷入不斷提高準備金率的尷尬境地。
因此,在后危機時代歐美可能通過貨幣貶值解決難題,這要求高通脹的中國必須繼續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改革匯率政策,主動降低經濟增速,著眼于解決資產泡沫、通脹以及地方債務風險,而不是繼續維持一種泡沫支撐的增長、醞釀更大的危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