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A股市場誠信缺失最為嚴重
上周的“上市和惡炒攪局,被本周以2317點收盤形式所無情擊穿。為了增加70億新股市值,卻損失了12000億流通市值,稍有市值管理意識的人,都明白這是大虧本的買賣。但是,在如此低迷市道下,仍不依不饒地大擴容,市場信心崩潰,只能用持續的下跌來對付。
擴容大躍進無疑是當前中國股市一挫再挫癥結所在。但是,比之更嚴重的是誠信缺失。溫總理19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著重指出:“當前社會誠信缺失問題相當突出,人民群眾十分不滿”。殊不知,中國股市中的誠信缺失最為嚴重。
1、貨幣政策的失信。2009年初明明政府推出4萬億投資、地方政府配套10萬億的強刺激計劃,M2余額達70萬億,是“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卻被輕描淡寫地表述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致使許多人錯漏了1664—3478點的大行情。2010年底以來,5次加息、12次提準,這明明是“極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但至今仍表述為“穩健的貨幣政策”,連“適度從緊”也不說,又致使股市中絕大多人喪失了對政策“從緊”的警惕,顯然是政策缺乏誠信的表現。
2、“晴雨表”的失信。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全世界皆然。中國股市以前以“股權分置”為由,拒絕“晴雨表”之說,但是,在全流通后的今天,依然沒有將股市作為經濟晴雨表,更不要說去堅決捍衛“晴雨表”。2000年底,中國的GDP僅8.9萬億,2011年猛增到43萬億,增長383%;2000年M2廣義貨幣發行量13.24萬億,現在是80萬億,增長504%;房價漲了8—10倍,物價漲了5倍以上,匯率從8.28—6.34元,升值了23.5%,意味著人民幣貶值了23.5%。但是,這十年股市從2245—2314點,僅漲了69點,“晴雨表”被扭曲得一塌糊涂,成為全世界最差股市。
既然政府強調“要使居民的收入跟上GDP增長”,為什么不強調股市應跟上GDP呢?如果還承認 “經濟晴雨表”的話,就應向證監會前主席周正慶那樣,對中國資本[4.55 0.00%]市場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責無旁貸、順理成章、千方百計地維護“晴雨表”,讓股市與GDP一起“穩中有漲”。
3、“要把握發展的速度與市場承受力的統一”承諾的失信。這是有關領導上任后前六年每會必提的承諾,并曾經三次在低迷市道,當市場失去承受力的時候,果斷停止擴容。后兩次停擴的點位分別是3000點和2700點。但是這兩年,“充分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這句話卻突然消失了,變成了不顧一切地擴容:60%以上新股“破發”,要擴容;股指雪崩似地下挫,也要擴容。以至于2009年,GDP增長10.3%,但由于擴容1.03萬億,創世界第一,致使股市也從3277到2808點,跌幅居全球第一。今年,由于繼續大擴容,在GDP增長9.4%的情況下,股指再從2808到2314點,跌幅比歐美債務危機國家的股市還要大。在此情況下,有官員仍然稱:“未來10年中國股市高速擴容都將是世界第一”,這豈不等于說,要把廣大民眾的財富像水池里的水一樣吸干?
4.“要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承諾的失信。這句刻在美國華[0.09 -6.00%]爾街證券交易所門前的名言,成為各國股市至高無上的信條,同樣也是中國股市管理層的每會必提的口頭禪。實際情況又是怎樣呢?全球金融危機發源地和重災區的美歐股市,以及金磚五國中的另四國股市,今年上半年都紛紛創出了危機前的新高,唯獨中國股市最多僅到達半山腰,如今的2314點比危機前還跌掉了62.3%。近期,歐債危機后的中國股市的跌幅,比歐債危機國家的股市還大一倍。而今的股市,只有融資者和再融資者無限度圈錢的利益,成了他們的盛宴,而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則成了“一地雞毛”,在深度痛苦中煎熬。每發一個大盤股,從招股到上市,都演繹了“一家笑,萬家哭”的悲劇,保護投資者利益已成了十足的空話,或成為“最大化侵吞投資者利益”的代名詞。
5、“特批”上市的失信。按照《公司法》、《證券法》的規定,股份制改造后成立3年的公司方可上市。這應該是最權威、最莊嚴的法律。但是,股市中竟然“權大于法”。這兩年來,一大批“中”字頭大盤股,僅成立了一二年,就由有關部門“特批”上市。如中國中冶[2.92 -0.34%研報]、中國建筑[3.14 0.00%研報]、中國中鐵[2.93 -0.34%研報]、中國鐵建[4.31 0.00%研報]、中國一重[3.74 -2.86%研報]、中國水利等。這些公司中有很多在上市前,為了高價圈錢,報表包裝、利潤虛增、甚至造假,而上市后,財務報表一般不超過3個季度就變臉。如中國一重,造假行為已被證監會查處,上市不到一年,利潤就下降了81.41%。新上市的中國水電的負債率高達90%以上,并且在緬甸水電站的投資因緬方廢止而蒙受巨大損失,卻上市前故意隱瞞重大不利信息,根本就不具備上市的條件。大盤股的造假程度和危害性,遠勝于小盤股。所以近期市場極為厭惡大盤股擴容,是事出有因的。
6.創新品種的失信。每當市場推出一個新的創新品種,總是花好桃好,吹得天花亂墜,標榜如何成功。但事后都證明:并不成功。例如創業板推出前,被宣傳為“十年磨一劍”,極富生命力,但推出時,起板指數是1000點,現今已跌到760點,這能算成功嗎?又如,股指期貨推出前,管理層和輿論一致認為,以前中國股市之所以大起大落,尤其是單邊下跌不止,就是因為沒有股指期貨,如果推出股指期貨,就可以正反向操作,燙平股市的波動,今后的股市就能保持穩定。但實際的情況是:自從股指期貨開設后,股市就從來沒有上漲過,一直是單邊下跌,連反彈都比以往次數少并且幅度小,成了放大10倍做空中國股市的助推器,成為國際資本唱空做空中國經濟的幫兇。
7、艱險局面中還有什么指望?一是,在跌到極限程度時,網上乏人申購大盤新股,中簽率奇高,網下申購的機構也數量不足,導致新股發行失敗,用市場力量迫使管理層停止擴容或放慢新股擴容節奏。二是,鑒于目前M2降到13%,創了10年的新低,并低于政府17%的調控目標4個百分點;M1降到了8.9%,創了21個月的新低,已低于10%的松緊分界線;下月公布的10月CPI很可能降到5.5%,11、12月繼續降到5%以下。這樣,就可以預期:貨幣政策在幾個月內必將出現松動。所以,目前股市恐慌割肉的絕望情緒,正是快速奔底、艱難筑底臨界點上的表現。當市場的忍耐超越極限、恐慌割肉盤成為習慣,轉機就不會太遠。因此,目前持有部分籌碼傻瓜式守倉,并準備好資金、伺機抄大底,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