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并軌暫不涉及公務員 事業單位先探路
2011年“兩會”期間,部分委員就改革“養老雙軌制”向“兩會”提案,溫家寶也在同一時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1年要積極推進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通過改革現行單位保障制度,統一公務員、事業單位和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同時,人保部也就此做出回應,表示將促進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但時隔一年,改革時間表尚無發布跡象。
“實施養老金并軌的條件并不成熟,并軌后的養老金額度是向黨政機構看齊還是跟事業單位看齊呢?”1月11日,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企業、事業和黨政機關人員的退休待遇標準都不一樣,統一這三支隊伍的退休制度是實現并軌的前提。
“養老金并軌方面的工作正處于研究階段,這個事情的涉及面比較廣、過程比較復雜。”人保部養老保險綜合處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養老金改革是事業單位改革的一個配套政策,事業單位改革尚處于試點階段,養老金方面的文件不會這么早就出來,至少今年年內都不會出臺。
就低還是就高?
中國的退休改革從1992年開始,實行的是“養老金雙軌制”的退休制度,不同工作性質的退休人員實行不同的養老金制度: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退休實行由財政統一支付的退休養老金制度;而企業職工則實行由企業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
“改革之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養老金相差無幾。近幾年,國家對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進行了7連調,三者之間的差距反而擴大到了六七千元,因為咱7次上調的額度都抵不上人家一次的。”63歲的王桂福是一位水利領域的企業退休職工,目前的退休金是2300多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退休后的退休金與未退前基本相等,唯獨企業員工的退休金不及上班時的一半,希望這次‘破除養老金雙軌制’的說法不是忽悠人。”他說。
在“雙軌制”養老模式之下,工作性質相近、年限相同的職工,從企業退休和從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相差數倍。據記者了解,四個同年同專業同學校畢業的73歲正高工(均為航空行業高工)的退休金最多有近6000元的差距,其中,部隊退休7700多元,機關退休5900多元,事業單位退休4800多元,企業退休1800多元。
“按照當前國內和國際形勢來看,養老金并軌是大勢所趨,方案一旦制定下來,執行速度會非常快。”人保部信息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養老金并軌不可能把高的養老金拽下來,養老金額度或是由企業向事業單位靠攏,“就高不就低”是趨勢。
但也有人保部工作人員對此說法持否定態度,“都往上靠攏,錢從哪來?幾百億的資金缺口不是一筆小數目,取中或是就低比較現實。”
人保部養老保險綜合處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深圳正在進行公務員養老金制度的試點工作,部分公務員實行聘用制,此類公務員在職期間享受公務員待遇,退休后的工資額度向企業靠攏。
暫不涉及公務員
養老金并軌,最關注的人莫過于兩頭:企業職工和公務員。其中,公務員最擔心的就是收入是否因此而大幅下降。據記者了解,養老金改革前期暫不涉及公務員。
“事業單位改革尚處于試點時期,分類改革尚未完成,雖然養老金并軌表面上看跟分類改革并無太大關系,只需統一退休制度就可以。但是,如果不先分類,就無法得知哪些事業單位屬于繼續保留的范疇,哪些具有經營性質而被轉為企業,而又有哪些事業單位屬于有行政審批權,此類單位劃分為行政單位之后將享受公務員的待遇,但公務員養老方面的改革要在事業單位之后。”
公務員養老制度遲早會改革,事業單位先探路子。
據記者了解,之前公布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已于2011年12月31日截止征求意見,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事業單位的養老制度。
“事業單位的養老并沒有推向社會,黨政機構更沒有推向社會,被推向社會的只有企業。養老金并軌,首先在制度上得有一個整體框架,比如黨政機構什么時候推向社會,事業單位什么時候,得有一個時間表,得有具體方案才行。”汪玉凱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