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溫州制鞋企業數量產值均有增長
去年,堪稱溫州鞋業界的“多事之秋”,不少鞋企老板牽涉到企業關停、“跑路”、惡意欠薪等事件,那么溫州鞋企是不是在減少?近日,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表明,去年溫州制鞋企業數量并沒有減少,僅10月份至12月份就增加了28家。
值得關注的是,2011年,溫州鞋企的數量、年產值和鞋類出口額,比上年均有所增長。據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謝榕芳介紹,根據稅務部門的信息,截至去年底,溫州制鞋企業達到2616家,僅與10月份相比,就增加了28家。去年,溫州制鞋業年產值830億元,比上年同期的780億元增加了6.41%;去年溫州鞋類產品出口額為47.2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7.40億美元增長26.28%。
對比分析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2009年底,溫州全市有制鞋生產企業2633家;相比2011年底的2616家,近2年時間,溫州減少的制鞋企業只有17家。因此,最近2年,溫州關停、倒閉的鞋企相對很少,正常經營的企業也更加穩健。 溫州企業這10年的成長猶如四季更替,經歷繁榮、衰退、蕭條、復蘇的起伏。深處其間的企業,可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2004年,就遭遇了新世紀來的第一次宏觀調控。那時溫州的情形幾乎與去年民間金融風波發生前類似,民間借貸市場異常活躍,民間借貸利率節節攀升,遭遇融資難的企業苦不堪言。2009年初,溫州企業因為遭遇“成本劫”、“資金劫”,不斷傳出企業停工、倒閉的消息,以至于被外界放大成“倒閉潮侵襲溫州民企”。
據了解,近年溫州鞋企在企業規模、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從以皮鞋為主的鞋企看,奧康、康奈、紅蜻蜓、蜘蛛王、日泰、跳跳魚等品牌,已形成國內具較高知名度的“溫州品牌群體”;從以女鞋為主的鞋企看,卓詩尼、珂卡芙、名典、皇妹、巨日等一大批溫州女鞋品牌,在國內市場享有盛譽;從外貿出口看,巨一、金帝、東藝、查理等溫州鞋企也表現優異,其中不少鞋企年產值超10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