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配件之翡翠的質量評價標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 大紅大綠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翠綠艷麗的翡翠因而被賦予了強烈的中華民族文化色彩。翡翠的原產地雖然在緬甸, 但翡翠文化卻是在中國發揚光大的, 甚至超越了中國的傳統玉石———和田玉, 翡翠成為華人圈子中最受追捧,也被國際市場所認可的珠寶。時至今日,佳士得、蘇富比的國際珠寶拍賣會上,唯有翡翠可與世界五大寶石爭奇斗艷。
珠寶潮流大趨勢不會改變
記者:翡翠市場向來在東方,特別是深受中國南方人的喜愛。尤其是從前兩年開始, 西方一些奢侈品品牌以及一些知名設計師,也開始在一些首飾中運用翡翠,翡翠似乎也開始了國際化的道路。
項賢彪:翡翠玉器,毫無疑問代表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 與代表著西方文化的鉆石完全不同。鉆石的美來自于它的火彩,它的高折射率, 而翡翠的美則是來自于它的溫潤、通透和潤澤。翡翠與鉆石的不同,恰恰折射出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
中國人的性格特點主要是靜、內斂、保守,而西方人的性格特點主要是動、張揚、進取等。所以自古以來,西方人偏愛紅藍寶石和鉆石,東方人則偏愛玉石。中西方文化交流之后,首先是鉆石在中國風靡,接著是彩色寶石在中國的年輕人當中興起。隨著東方文化的傳播, 翡翠也逐漸受到部分西方人的喜歡。但在大格局上,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畢竟主流的東西不會改變。
“種”差一分價差十倍
記者:同樣是貴重寶石,翡翠的質量評價是否與鉆石一樣有自己的分級標準?
項賢彪: 鉆石是全球唯一有統一分級標準的寶石,翡翠雖然沒有鉆石那樣的標準,但翡翠的質量評價有六大要素:種、顏色、工藝、形狀、裂紋瑕疵、大小重量。這六個方面的要素是個有機的整體,評價一塊翡翠的好壞, 要從這六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不能割裂開來。
當中翡翠的“種”是最重要的。在廣地珠寶客戶中有許多都是玩玉的行家, 流行著這么一句行話“外行看色、內行看種”。什么是“種”? 其實指的就是翡翠的材質,可以分為:老坑玻璃種、玻璃種、冰種、芙蓉種、白底青種、豆種和芋頭種。“種”是高檔翡翠的必備前提,行話還說“一種、二色、三工藝”、“低檔看色、高檔看種”。
但不同地域的人對不同“種”的喜愛有很大的差異,不同文化對于“種”的理解也不同。如云南和臺灣是最講究“種”的,這些地區玩玉的歷史都比較長,對“種”的追求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種” 的通透與否已經成為當地翡翠美的最主要指標。
“種”同時也是稀少性、美麗性、耐用性及工藝設計的指標。像老坑玻璃種、冰種這樣的材料是非常稀少的。老坑玻璃種純白的材料,若是用來做手鐲,在前兩年1 公斤可以賣到900 萬元左右。另外,“種”與工藝設計也息息相關, 好的戒面往往是要用翡翠的色根來做,在色根部分“種”是最好、最細膩的。近年來,沒有顏色的冰種翡翠價格一日千里,普遍價格漲幅都在十倍以上。在廣地珠寶總店精品區的一只玻璃種無色手鐲, 目前市場價格大概已經可以賣到萬元。“種”差一分,價差十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