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呼吁增發棉花進口配額以挽救正在丟失的國際市場
一邊是貿易商手中的棉花堆積如山、無處可流,一邊是棉紡企業“望洋興嘆”低價進口棉花,進口配額成了隔絕二者的鴻溝。一時間,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各家棉紡企業眾口一詞:增發棉花進口配額,以挽救正在丟失的國際市場。不過,棉花期貨專家卻給記者潑了冷水,“國家著眼的是長遠利益,而非某些企業的利益,增發進口配額并非靈丹妙藥。”
炒翻天的進口配額
目前,國內棉價徘徊于1.83萬元/噸一線,美國、印度棉價分別為1.47萬元/噸、1.38萬元/噸左右,國內外棉價最多倒掛4500元/噸。
在常人看來,進口棉花貿易商的日子應是無比滋潤。不過,當記者記者找到南京一中等規模貿易商徐飛(化名)時,他的第一句話卻是“我已經打算撤離了”。
徐飛主要經營紡織原料,2010年棉花價格瘋漲,他也一頭扎了進來,搖身變成棉花貿易商,主要從美國進口棉花。
“從那年9月份開始,國內棉價一路飆漲,從1.8萬元/噸漲到3萬元/噸,最高點甚至到了3.4萬元/噸,傻子也能賺錢。但當時剛接觸到這個行業,量不敢拿得太多,沒賺到大錢。”徐飛稱。
到了2011年的9月,棉花牛市戛然終結陷入暴跌,從3.4萬元/噸跌至當年12月的1.9萬元/噸。幸虧徐飛風險控制比較嚴格,在棉價處于高位的時候縮減庫存,手上僅留1000噸左右的棉花,“年底算一算,2011年也沒賺到錢。”
大起大落之后,徐飛本欲今年好好再戰,誰知卻卡在了“進口配額”上。他對記者透露,“棉花外貿企業除‘中’字頭的,都沒有進口配額。大型加工廠會有進口配額,但他們受外貿經營權和信用額度的影響,進口棉花數量有限。所以,棉花貿易商進口來的棉花,加上棉紡企業或加工廠手上的配額,才能完成一樁交易。但現在,因為沒有進口配額,不少南京棉花貿易商手上滯留有上萬噸棉花,浮虧上億。
在這種情況下,“倒配額”應運而生。據徐飛介紹,“目前南京市場一個進口配額都被炒到3500元/噸了,加上美國、印度原本的進口價,與國內棉花市價都相差不遠了,可見其瘋狂。”
大型棉企陷入困境
愁進口配額的,不僅僅是貿易商,大型棉紡企業亦受困于此。記者獲悉,在6月的一次機構交流會上,華孚色紡(002042)高管坦言,“公司進口配額已全部用完。國內外棉價合理差距在2000元/噸左右,但現在都已經4-5千元/噸了。”
據到場研究員向記者透露,“公司用棉進口占比20%,新疆棉占比50%。雖然公司稱進口配額具體數字不便透露,但肯定是不夠用的。另外,公司主打產品是色紡紗,棉花占業務成本超過70%。加上公司直接出口比例接近40%,間接出口比例更高,而且訂單主要源于海外。內外價差大,進口配額又嫌少,無疑會影響公司海外市場份額。”
記者了解到,在5月底棉花行業的一次內部會議上,華孚色紡董事長孫偉挺即呼吁,“如果政府下半年肯多放100-200萬噸配額到行業,國內外棉花價差會縮小。”而知情者透露,孫偉挺已向政府提交了增加進口配額的意見。
事實上,增發棉花進口配額的呼聲,記者在采訪中屢屢聽見。河南一家棉紡廠負責人同樣表示,“廠里1-3月份外棉使用比例達到65%左右,疆棉和地產棉僅占35%,但4、5、6月份進口配額緊張,進口棉使用比例下滑,6月下旬外棉只占35%左右,疆棉的比例升至40%以上,但疆棉價高,我們希望能多發放配額,松松綁。”
棉價博弈
昨日,浙江一棉花期貨專家告訴記者,“中國入世后,棉花進口配額包括關稅內配額89.58萬噸,以及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的關稅外配額。前兩年中國棉花進口配額總數均為365萬噸,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300萬噸。事實上,棉花進口配額已悄然增加。”
在他看來,國家控制棉花進口配額,著眼于長遠利益,而非某些企業的利益。“目前,大量的棉花已經囤積在國內,本年度中國棉花庫存占全球庫存的比例達到了75%,絕大多數在儲備庫中。如果增發進口配額,并不能提振外圍棉市,反而會沖擊國內棉價。”他強調,“況且在目前這個階段,誰拿到更多的進口配額,誰的獲利就越大。”
上述人士對記者透露,“對于增發進口配額的呼聲,最近發改委相關官員也私下表示,不會在棉價沒有起色的情況下,進行拋儲或增加進口配額。”他判斷,9月1日新一年度收儲后,在2.04萬元/噸的收儲價的刺激下,棉價應該會緩慢攀升。今年棉花減產較多,亦對棉價有所支撐。
該期貨人士坦言,“保護國內棉花產業與保持國內紡織行業競爭力,一直是配額增發問題上的一對矛盾。中國棉紡企業內外銷售額的占比為2:1,今年內需還算穩定,外需卻不振,這才是棉紡企業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目前國際棉花產業已有從中國向印尼、巴基斯坦等國家遷移的趨勢,這也倒逼行業自身應加快轉型升級,提升行業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