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有所回暖 國際棉價有望持續走強
高庫存+內外高棉價差劫持國內整個棉紡行業。2012年棉紡類企業全線虧損。原因有二:1、12年國內棉花價格下跌,棉紡企業庫存較多高價棉花,企業去庫存,打折銷售,削減企業利潤。2、國內外棉價差高企,12年國內外棉價差一度高達6000元/噸,超過企業正常盈利的棉價差范圍。內棉紡企業產品外銷占比較大,棉紡位于紡織服裝業中游,市場完全競爭,棉紗,棉布價格取決海外市場,中國企業在國際棉紗市場難有定價權,所以國內棉紡企業高價棉花成本難以轉嫁給國內外下游服裝企業。
13年我們關注棉紡企業的主要邏輯有三:
1、國內外棉價差已現收窄跡象:上周五CottonlookA指數與328級棉花價差顯示為3500元/噸,處于12年下半年以來的歷史低位。隨著印度棉報價上漲,美棉花產區天氣異常,巴西棉遭遇蟲災,國際棉價有望持續走強。
而我國3月31日國家棉花收儲結束,預示今年大規模收儲、拋儲即將進入尾聲。國內儲棉拋售與滑準稅進口配額3:1的發放比例也鎖定了國內棉企進口棉的數量。短期來看,國內棉價波動幅度不大,而外棉上漲預期將繼續加強內外棉價差收窄的趨勢,從而有利于增大國內棉紡企業出口棉紗的價格優勢。
2、國內棉紡企業經過12年第四季度的打折促銷,業已基本完成去庫存,目前主要棉紡企業鎖倉量能夠維持2個月的生產。
3、棉紡企業利用12年行業蕭條年,基本提前釋放公司的不利因素,為13年業績增長打下基礎。
紡織服裝出口數據向好,有利出口型棉紡企業,但持續性有待進一步驗證。海關總署公布的2月份外貿數據印證紡織工業超預期回暖:
2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64.78億美元,同比增長69.7%。其中紡織品出口額為58.9億美元,同比增長38.08%。主要原因為外圍以美、日為主的主要經濟體出現復蘇跡象,消費預期上漲。但日前數據顯示歐債危機有持續惡化的跡象,外圍需求全面回升尚需時日。需求疲軟,加之前段時期外棉紗價格被瘋炒,預計接下來棉紗、棉布價格將會回調,從而間接影響國內紡織制造業產成品出口增速,所以國內棉紡企業出口見底回暖的信號還不明確。
盈利預測:國內外棉價差收窄,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有利國內紡織企業。從內需來看,百家商場服裝銷售額同比增長為6%,可見內需未見明顯好轉。所以就紡織服裝行業,我們主推去庫存完成,產能利用率較高的棉紡企業龍頭:華孚色紡,魯泰A。
風險提示:國內外終端需求如果大幅下降,影響企業業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