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日元匯率升值苦了中國出口商樂了日本進口商
日本進口商從日元貶值中獲利,為其在中國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價格競爭力。
近半年來,人民幣兌日元匯率升值幅度已達20%以上,這一狀況對外貿進出口已造成一定影響。近日從正在世貿商城舉行的“2013(春季)上海紡織服裝博覽會”上了解到,一些出口廠商面臨日商的壓價要求,已無利可圖;而日本進口商則正好相反,日元的貶值為其在中國市場帶來了更多的價格競爭力。
4月以來,受日本新一輪寬松貨幣政策影響,日元兌主要貨幣連續大幅貶值,兌人民幣的幅度尤甚。4月8日,人民幣兌日元升值幅度超過5%,而近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經到了100日元對人民幣6.3574元。回顧半年來,人民幣兌日元升值更是在20%以上。去年6月起,日元成為繼美元后第二個可以直接與人民幣交易的幣種。
人民幣對日元的升值對外貿出口企業絕不是利好。在近日的紡織服裝博覽會上采訪了多家出口商,他們雖然仍采用美元為結算貨幣,但也受到影響。
寧波一家出口企業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每年的產量中有90%是輸出日本市場,由于與日商是長期合作關系,目前日元貶值的影響雖還不太明顯,但也有客商以日元貶值為由,要求壓低價格。“壓價后,如果利潤太低,就沒法做了。”
上海龍和大津工貿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則坦承,日元貶值確實對出口有較大影響。這家企業以經營羊毛及羊毛混紡面料為主,一般的交貨期在3-4個月。而日元的持續貶值,很可能令企業在交貨結算時已無利可圖。“現在有些日本的訂單,價格已經做不下來,只能直接取消訂單。”該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日元的貶值趨勢持續下去,就會考慮從公司在日本的工廠進口面料。“因為日本的人工費用較高,進口面料比上海工廠出品的要貴不少,而日元貶值后這個價差就會縮小。”
相對于中國紡織出口商的“憂”,日本同業對中國的進口則呈現“喜”的狀態。近日的紡織服裝展集中了中日韓三國的技術、設計和產品,其中日本展商占據了最大的份額。除了面料的功能創新、快速現貨供應服務體系外,也已有日本展商意識到了日元貶值帶來的價格競爭力。
旭陽產業株式會社主推的是源自棉的專利紡織纖維。現場的日本工作人員告訴商報記者,這類面料相對高端,而日元的貶值確實對其在中國的推廣帶來了一些好處。
臨來參展前,該公司也考慮到了日元貶值的因素,臨時調整了展會現場公布的產品價格。“因為日元半年內兌人民幣貶值已有20%,所以價格調整就有了最高20%的空間。”該日商預計,展會上接到的中國采購訂單應當會有所增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