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泉州對“金磚四國”進出口貿易額達5.07億美元
記者從泉州海關獲悉,今年第一季度,泉州對其他“金磚四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南非進出口貿易額合計達5.07億美元,同比增長1.15倍。其中,進口2.65億美元,激增6.74倍;出口2.4億美元,增長19.7%。貿易總額、進出口額、進口增幅等多項數據,創歷史同期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金磚四國”中,南非與泉州進出口貿易量最大,貿易額達2.84億美元,同比增長4.3倍,成為泉州外貿進出口第四大貿易伙伴。
這些數據,意味著在傳統的歐美市場漸顯疲軟之時,眾多泉企加強對金磚國家市場的開拓力度。
從外貿內容看,原狀或粗加修整的花崗巖及農產品是首季度泉州自金磚國家進口的主要商品;而在出口產品中,傳統的紡織服裝位居首位,鞋類與機電產品分列二、三位。
東星石材公司董事長蔡金星說,相比歐美諸國,金磚國家的原材料價格比較優勢十分明顯。“此前,我們的花崗巖原料主要從挪威和芬蘭進口,而去年年底,我們發現巴西和南非的花崗巖,價格低15%左右。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加大了巴西和南非的花崗巖進口力度。”
泉州紡織服裝協會副會長陳蒼松表示,目前,泉州鞋服界產能過剩,而這種過剩又集中體現在中低端產品領域。“金磚四國”民眾生活水平與消費能力,與“泉州制造”契合度非常高。價廉物美的泉州鞋服類產品,極受當地民眾喜愛。
在一些外貿人士眼中,與歐美等成熟市場相比,金磚國家可謂一片“藍海”。石獅一家貿易公司與巴西、南非的多家商貿企業有往來合作。該公司負責人林燦認為,金磚國家市場包容性很強,各類商品都可找到對應的需求,商機很多。同時,這些國家的礦產、農產品等原料價格也相對低廉,眾多市場嗅覺敏銳的泉州商人和企業正在擇機進入。
不過,在對“金磚四國”進出口貿易快速增長的同時,來自這四國的貿易壁壘也在呈增多態勢。泉州海關部門建議,企業要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加強與金磚國家在高科技和農產品等領域的合作,同時密切關注金磚國家的經濟發展趨勢,及時跟蹤其國內貿易政策和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出口商品的結構和數量,規避相關貿易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