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互聯網金融對紡服企業融資未起太大作用
在今天,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人類活動的全部領域,網絡社會形態已經凸顯,互聯網金融也在全球范圍內風起云涌。那么,互聯網金融的出現,能否成為紡織服裝小微企業融資的曙光?
據了解,目前地方銀行與基于電子商務的小貸公司,可以為30%甚至80%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如臺州行、泰隆行、阿里小貸等已經提供了典范,民生銀行、招商銀行也在中小企業貸款領域布下陣營。臺州行等地方銀行,展示了傳統的小微銀行如何與土生土長的本地企業對接,而阿里小貸則展示了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金融可以突破什么樣的區域、行政及信用壁壘。與此同時,專門針對小企業客戶的網上銀行服務以及基于網絡的小企業貸款,也成為多家銀行發力的對象,如招商銀行推出專門面向小企業客戶的網上企業銀行U-BANK8,涉及小企業商務交易、現金增值、便捷融資、供應鏈金融等多個領域。浦發銀行繼“吉祥三寶”中小企業服務模式之后,又陸續推出融資產品“信貸工廠”、“微小寶”,從對單個企業的服務變為對小微企業客戶群的服務等。
然而,筆者了解到,互聯網金融對于紡織服裝小微企業的融資目前尚未起到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其一,網貸利率高使小微企業承受不起。一家小型服裝企業的負責人告訴筆者,互聯網金融實際操作中問題不少,比如,一些P2P網貸平臺月息1.6%的貸款雖然比普通小貸公司優惠一些,但還是高出銀行利率一倍,小微企業承受不起。有這種感受的,在小微企業主中不在少數,他們說,網貸的年利率要超過20%,如果貸的時間長,而行業的利潤率又較低,利息就能把工廠拖垮。其二,網貸的不確定因素也很多,譬如在貸款審核方面,互聯網融資要求企業不但要有抵押物,還要有足夠多的商業流水,對那些小服裝廠來說,根本就貸不到幾個錢。其三,由于互聯網的便捷性、快速性、直接性,很容易泄露公司的經營信息。譬如,有一家小服裝廠的業主在網貸平臺咨詢,信貸員讓他將所有公司經營信息上傳審核,并同時將另一家公司的經營信息打包發過來,工商執照、賬單流水等關鍵信息一應俱全,使這個小企業主頓感后怕。其四,小微企業如果沒有信用評級評分,就很難通過非信用的方式獲取小額資金。
隨著國家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無論線上線下銀行的貸款利率都會出現浮動。怎樣做才能推動互聯網金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特別是為饑渴中的小微企業服務,考驗著我國政府相關監管部門以及金融機構與時俱進的智慧與決心。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完善通用征信體系,建立更有針對性的監管體系已勢在必行。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非金融機構,其對實體企業的服務創新應該是依托于自身健全的征信體系,從需求方角度出發,針對不同企業群體開發出適合各自特點的金融產品。建立健全小微企業的信用評級評分;加強網貸平臺人員自身的管理和對貸款企業信息的分級管理,對企業商業流水等經營信息賦予更高的密級以及更高的查詢權限等。只有真正做到為客戶著想,互聯網金融才有可能進入紡織服裝業的千家萬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