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明暗結合”強化匯率預期的分化
兩會期間,央行高層對于前期人民幣暴跌的種種推測持“不站邊”的態度,一再強調后期匯率將“雙向波動”,更表態關注中期趨勢甚于短期趨勢。
分析人士結合市況認為,是次匯率暴跌警示匯率風險之后,央行對市場預期從明暗兩方面做出有效管理。一方面,央行表明了態度,說明匯率走勢更應取決于國際收支狀況,并明示將容忍短期匯率波動。
“從人民銀行角度來講,更關注中期的趨勢,短期的趨勢并不見得能代表中期的趨勢。”周小川在兩會期間舉行的記者會上并指出,同意以季度國際收支平衡進行匯率分析,但基于月度貨物貿易數據做預測分析產生分化意見也是“非常正常的”。
但與此同時,周小川并未明確排除央行干預的可能性。“大多數分析都是有道理的,也有相當一部分分析我也是贊成的...從央行角度來講,我們不必站邊,比如支持哪一邊或者不支持哪一邊。”
結合此前人民幣一天暴跌500余點的經歷,這或許暗示當市場上單邊預期較強、脫離國際收支實際趨勢的時候,央行強硬入市干預的情況仍可能發生。這種決心對于短期套利資金將形成持續的震懾。
“如果匯率反映的是實際需求,那該怎么走、就怎么走。”一外資行交易員對此評論,央行已經顯示了自己有決心、有能力打擊(美元)空頭,而此外的事情可以交給市場。
他認為,雖然套利不可能消失,但“就算是投機的人,有戒備心和沒戒備心來做交易,效果都是不一樣的。”
這樣的匯率形勢將有利于緩解近年來單邊升值預期帶來的種種壓力,為出口行業減壓并保障就業、緩和國際資本流入以給國內貨幣政策提供空間,同時為協調推進匯率利率市場化改革提供相對平穩的政策窗口期。
進入3月以來,隨著上月不太樂觀的經濟數據陸續發布,市場中疑似干預的大行購匯也越來越少,而中間價波動幅度加大。這種價格信號的增強,起到了取代此前疑似數量型干預對市場的引導作用。
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在兩會期間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走向浮動匯率制度,關鍵是要減少央行對外匯市場過于頻繁的干預。匯率日波幅擴大是個結果。如果在央行不干預的情況下日波幅不大,那也很好。”
后期若套利資金流入減少、預期持續分化、市場在一定價格范圍內自動出清,央行再次入市干預的必要性大為減少。這會減小外匯占款的被動大幅增長,從而給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調節流動性、乃至動用其他貨幣政策工具帶來更大主動權。
此前參與內部政策討論的消息人士對路透稱,如果經濟增速降至7.5%之下、滑向7.0%,央行將調降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比率,并且央行將繼續執行現有的貨幣市場操作和通過國有銀行進行的匯市干預。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此前在路透專欄中提到,當下需要小心的是人民幣匯率與流動性聯動共振所引發的市場波動。
他表示,如果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或者相關政策調整引發客盤集中逆轉方向,又或恰逢外部市場風雨飄搖,其對于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市場的沖擊將是巨大的。
“盡管2月份第一次主動波動還沒引發客盤出逃,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人民幣匯率市場波動性提高不是逞一時之快。”他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