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試點探路前行
民營銀行日前喜獲準生證。5家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塵埃落定。據了解,試點將采取共同發起人制度,每個試點銀行至少有2個發起人,同時遵守單一股東股比規定,分別由參與設計試點方案的阿里巴巴、萬向、騰訊、百業源、均瑤、復星、商匯、華北、正泰、華峰等民營資本參與試點工作。
為何是這五家
申請開辦民營銀行的民營企業很多,為何這幾家入選?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表示,選擇這5家是出于幾方面的考慮:地域分布廣泛(包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模式不同,股東公司的治理完善程度和持續經營情況良好,股東自身的資產充裕,便于風險控制。
對于第一家民營銀行會何時開業,楊家才表示,這取決于申報材料的完備性以及資金實力、人才等條件的成熟性。“舞臺已經搭好,什么時候開唱,要看主角是否準備好。”
據銀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試點的選擇,不是計劃模式下的指標分配,也不是行政管理下的區域劃分,完全是對試點方案的優中選優。選擇標準主要考慮到5個方面的因素:一要有自擔剩余風險的制度安排。銀行有風險的外溢性,所以要考慮到一旦出現風險以后,能防止風險外溢,防止損害存款人合法權益。二要有辦好銀行的股東資質條件和抗風險的能力。比如說凈資本充足,主營業務突出,以及以往有良好的經營記錄。三要有股東接受監管的具體條款。四要有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特定的戰略。五要有“生前遺囑”,即合法可行的風險處置和恢復計劃。
試點試什么
“為什么要搞試點?因為在開辦民營銀行方面,我們尚缺乏經驗,所以要通過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開。”中央財經大學教授胡建忠說,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在法律上并沒有障礙,實踐中也已比較普遍,主要是通過兼并重組和在銀行改制的過程當中進入了銀行業。但真正由民營資本發起設立還比較少,真正自擔剩余風險的并不多。
據了解,這次試點主要測試兩方面:
一試自擔風險的新機制。具體來講,包括讓資本說話的公司治理機制,讓資本決策的經營管理機制,讓資本所有者承擔風險損失的市場約束機制。
二試經營模式。民營銀行的經營主要有4種模式:“小存小貸”(限定存款上限,設定財富下限);“大存小貸”(存款限定下限,貸款限定上限);“公存公貸”(只對法人不對個人);“特定區域存貸款”(限定業務范圍、區域范圍)。
據了解,阿里巴巴意向申請的是“小存小貸”模式,騰訊為“大存小貸”模式;天津商匯和華北集團發起人申請試點的為“公存公貸”模式;另外兩個申請的是特定區域模式,服務當地的小微企業。
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在以上“兩試”的基礎上,成熟一家批準一家,通過試點探索民營銀行發展壯大的路徑。
監管前置風險自擔
“外界對民營資本辦銀行常常有一個誤解,覺得辦銀行和自己辦的一般企業一樣,自己說了算就可以方便融資。”胡建忠說,其實銀行是一個特殊行業,在任何國家都是特許經營,需要有嚴格的資質審查和監管。因為民營銀行經營面向大眾,雖然股權私有,但經營風險是外溢的,在相當程度上有公共性,因此需要有相關機構和制度作保障。
由此可見,監管前置對民營銀行的規范運營非常重要。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民營銀行將適用同等的國民待遇,接受相同的監督管理;要按屬地原則監管。在哪里試點,就由當地銀監局負試點責任,加強溝通、協調、服務和跟蹤監管,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要嚴格公司治理,突出市場機制決定作用。建立具有完全由資本說話的公司治理機制。銀行依法建立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班子和開展業務,保護經營決策自主權。
與此同時,民營銀行自擔風險也很重要。要突出風險與收益自擔的商業原則,重點是依法做好風險管控和損失承擔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訂立好“生前遺囑”,防止銀行經營失敗后,侵害消費者、存款人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突出特色化業務、差異化經營,重點是體現服務小微、服務社區的功能特點,以完善多層次銀行金融服務體系。
此外,民營銀行還要突出股東行為監管,重點是監管銀行與股東的關聯交易、股東對銀行的持續注資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防止試點銀行成為股東的融資工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