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造成了美國科技股大跌2000億美元市值蒸發
“會不會又是一場科技股泡沫破裂?”一家美國大型對沖基金經理張剛無奈表示。
過去一個月,原本高成長、高估值的美國科技股仿佛中了“魔咒”而跌跌不休——美國9只大型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忽然“蒸發”近2000億美元,其中Twitter、LinkedIn、SolarCity、Netflix、Facebook、特斯拉等熱門互聯網科技股跌幅均在20-44%。
季末贖回沖擊?
金融市場 紛紛揣測,美國科技股所中的“魔咒”,可能與美國證券監管部門著手調查高頻交易與黑池交易有關。由于高頻交易占據美國股票交易量的60-70%,其交易信息的不透明,往往滋生大量內幕交易隱患。
在張剛看來,多數對沖基金重倉科技股屬于中長線投資,利用高頻交易反復買賣賺價差的幾率并不高。
“事實上,3月底美國對沖基金面臨不小的贖回壓力,是科技股大跌的主要幕后推手之一。”他解釋說。每逢3月底,多數大型對沖基金都面臨年度財務審計與資金贖回,往往會將最賺錢的投資組合進行套現,一方面能提高基金凈值并吸引新投資資金,另一方面則能鎖定相應的超額利潤分紅。
事實上,近期納斯達克100指數跌幅前10的科技股,都是曾經的熱門明星股,比如Micron科技、Netflix和特斯拉等,僅2013年的平均漲幅都在134%。
但是,僅憑對沖基金資金贖回潮,未必能夠引發科技股如此大的跌幅。
去杠桿引發的慘劇?
記者從多位對沖基金了解到,令美國科技股“失寵”的另一個幕后推手,則是對沖基金拆借低息美元,杠桿投資美國科技股套利模式的終結。
此前,對沖基金之所以將美國科技股列入重倉股投資組合,一是看好美國經濟增長令科技股股價上漲;二是相信這些美國科技股公司會利用手里的巨額現金進行股票回購或高利潤分紅,進一步推動股價上漲。
“在2013年,對沖基金把這種投資策略,視為近乎無風險的套利。”張
剛直言。但他很快發現,這種近看似無風險的投資套利模式迅速變味——由于美聯儲持續采取寬松貨幣政策(QE)令美元利息走低,越來越多對沖基金利用手里的科技股票與相關債券,向投行質押申請杠桿融資,再將這筆錢又投資科技股,放大杠桿。
張剛透露,他見過對沖基金所采取的最激進套利策略,是用3-4倍杠桿融資投資美國科技股。正是杠桿投資資金持續流入,令美國科技股股價持續上漲。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美聯儲開始逐步收緊QE政策,金融市場的美元流動性減少,迫使投行開始壓低杠桿融資額度,對沖基金則只能通過套現科技股股票,歸還銀行貸款。同時,科技股股價下跌將“成倍”放大對沖基金的虧損。
誰都不愿成為最后的出逃者。隨著對沖基金拋售盤潮涌,金融市場迅速陷入一陣恐慌。
上周五,基于納斯達克100指數的“恐慌指數”NDX波動性指數(VXN)大漲11%,創三個月的最高值,較基于標普500指數的“恐慌指數”VIX高出35%。兩者差距創2007年以來的最大值,表明投資機構對科技股股價大幅波動的擔心,遠遠超過對整個美股市場的擔憂。
張剛直言,QE收緊對杠桿融資的沖擊,往往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比如年初美聯儲決定收緊QE,對沖基金感覺杠桿融資額度吃緊,要等到3月份左右。
美國科技股恐慌性下跌的結果,是對沖基金臨近資金贖回壓力時,非但無法“粉飾”凈值表現,反而陷入凈值虧損的尷尬。專注科技股投資的對沖基金Andor Capital在3月份的凈值出現18%的下跌;大型對沖基金Discovery Capital旗艦基金上個月則損失9.3%,迫使基金經理不得不削減其科技股的持倉比重。
數據顯示,3月底隨著科技股持續大幅下跌,美國股票對沖基金可能創下2001年以來最差的周業績。
“目前,對沖基金只能通過兩種方式完成自我救贖。”張剛表示,一是將資產轉而投資估值相對較低、分紅穩定的美國籃籌股做避險;二是反手買跌納斯達克指數的看跌期權做套期保值。
數據顯示,上周五買跌納斯達克指數的看跌期權就超過100萬筆,創近四年的最大值。
“畢竟,經歷去年大幅上漲,多數美國科技股估值早已偏高,這輪股價大跌,更像是價值回歸。”張剛坦言。當前納斯達克指數股票平均市盈率為31.8,標普500指數股票市盈率則只有17,令后者反而成為股票投資的價值洼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