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回歸主流,升值不再
說起人民幣匯率的趨勢,人們往往只從中國經濟和政策的角度去考量,很少會把人民幣匯率放在全球外匯市場的視野中去評估。因為大家有個簡單的共識,那就是既然中國匯率形成機制尚未完全市場化,把人民幣匯率與其它資本項目已經實現開放的貨幣匯率放在一起比較沒有太多實際意義。
然而,處在經濟全球一體化日益密切的時代,即使是政府引導與市場預期合力推動的人民幣匯率也不能完全與匯率市場的主流脫鉤。全球外匯市場的風向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之大可以得到最清楚的說明。
對比了國際清算銀行計算的2005年以來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和人民幣名義匯率,可以清楚地看到:包含一籃子貿易伙伴匯率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趨勢是從2008年開始的,而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的升值則早在2005年7月就啟動。
不僅如此,在2008-2010年間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基本穩定時,人民幣有效匯率卻起伏很大,2012年至今雖然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放緩但是有效匯率卻明顯加速升值。
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與名義匯率走勢的差異,充分說明透過其他非美貨幣與美元匯率的變化全球外匯市場大勢依然會對人民幣的整體幣值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放在全球視野下,2005年至2011年的人民幣升值并非是什么特立獨行的現象,乃是美元走弱周期中新興經濟體貨幣升值大軍中的一員。
從全球視角來看,2011年年中至今的人民幣升值使得人民幣匯率脫離了因為美元逐步走強而走弱的非美貨幣陣營,走出了特立獨行的行情,正是在美元整體趨強的背景下,人民幣強上加強,這才造成了人民幣有效匯率2012年開始明顯加速的上揚勢頭。
從全球匯率市場的聯動來看,人民幣匯率從2011年年中開始的升值使得人民幣脫離了新興市場貨幣匯率趨強的主流。
2014年開始的一波貶值只是使得人民幣匯率適當地與“國際接軌”而已。在美元大幅貶值的可能性逐漸縮小的當下,全球外匯市場的主流制約了人民幣繼續大幅升值的空間。
在非美貨幣對美元退潮的大背景下,人民幣繼續大幅升值會給中國的對外貿易和資本流動帶來較次貸危機時更大的壓力,維持高位震蕩而不追隨非美貨幣趨弱的主流已屬不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