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即期匯率收報6.2191 機構預測將升值2%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4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價報6.2191,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6.2113下跌78點。
央行數據顯示,14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1531,較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1495)貶值36個基點。
今年人民幣匯率出現匯改以來最大幅度貶值行情,已經引發人們對資本流出的擔憂,部分財經人士甚至預測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將出現崩盤。不過大部分機構都認為本輪人民幣貶值是央行故意為之的結果,旨在改變市場對人民幣單向升值的預期,為人民幣國際化做準備。
對此,德意志銀行認為,考慮到中國較高的經濟增長、較高的利率水平以及資本賬戶開放等因素,人民幣仍將繼續吸引資本流入,預計未來12個月將溫和升值2%。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四大理由:
首先,中國增長速度仍將高于所有其他主要經濟體,因此將繼續吸引外國投資;
第二,中國的利率水平將繼續高于主要貿易伙伴的相應利率,而且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
第三,中國開放資本賬戶的改革將吸引更多資本流入,投資中國的債券和股票市場;
第四,預計中國將通過建立‘負面清單’體系來降低外國投資對中國市場的準入限制,這一點已經在上海自貿區開始實施;最后,今年G2增速的上升將會推高中國的出口,從而擴大貿易盈余。”
德意志銀行認為,從長期來看,德銀預計未來幾年美元將處于強勢,所以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趨勢將會終結,但對一籃子貿易加權貨幣仍可能繼續升值。
相關鏈接:
實際上我們試圖下一個更強的推斷,即從大約一到三年的中短期視野來看,中國的通脹中樞水平可能會出現下行。邏輯在於中國的可貿易品批發價格(可用工業品出廠價格PPI 近似代替)從2012 年至今一直處於通縮狀態,再結合近期人民幣名義匯率的顯著貶值,這可能意味著持續近十年的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過程接近完結。
從巴拉薩-薩繆爾森定律的角度來看,過去十年這一輪長周期的實際匯率升值是由中國加入WTO 後制造業勞動生產率的快速提升所引發的。而如果實際匯率結束升值的假設成立(換句話說中國制造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速度顯著放緩,這種說法更易被人理解和接受),這就意味著中國經濟持續了近十年的兩個大趨勢都將發生逆轉,一是人民幣不再升值,二是通脹高企、物價快速上漲的時代結束。
上周央行進行了1770 億元正回購,從凈效果來看向市場投放了550 億元,這是9 個星期以來央行首次凈投放。4 月以來的資金面也并未如此前市場預想的那麼悲觀。正如我們此前指出的,不可忽視央行的能動性而孤立地去判斷市場短期流動性的松緊,因為央行是貨幣市場最大的玩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