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注冊制來襲垃圾股不值錢
注冊制的來襲,又將會對中國證券市場產生怎么樣的影響呢?
事實上,注冊制的核心在于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中小企業的上市準入門檻。顯然,與核準制相比,注冊制雖然還會存在一定的準入條件,但是卻較之前卻大幅簡化了上市的程序,同時也大幅降低了企業上市的準入門檻。
換言之,注冊制作為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制度,而其最終強調了市場的核心作用,讓市場來決定企業的生死。對此,隨著注冊制的全面推進,我國證券市場長期存在的“股市不死鳥”神話有望得到打破。
與此同時,在“優勝劣汰”的大環境下,垃圾股的“殼價值”將會大打折扣,甚至是一文不值。當然,在制度落實前期,或面臨一系列的困難,而如何強化強制退市、嚴格信披等補充制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注冊制度的推進效果。
今年11月17日,是滬港通正式“通車”的重要日子。實際上,滬港通的“通車”就是為內地注冊制度的全面推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不僅在交易制度、交易時間上實現兩地市場的相互融合,而且還會進一步強化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進一步打擊內地市場長期存在的垃圾股的惡意炒作之風。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滬港通“通車”及內地市場注冊制度的全面推進,將會為內地市場帶來深刻的變化。隨著內地市場的交易制度、投資者結構等因素的不斷完善,過去市場惡意炒作的行為也會得到遏制。屆時,垃圾股或將會一文不值。
相關鏈接:
有銀行交易員稱,依照慣例,在IPO比較集中的時候,央行會適量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預計下周央行將會通過各種手段向市場注入資金,規模或超過以往。
其實,本周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銀行系統凈投放100億元人民幣。除周四進行的1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還有周二的2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累計300億元。但是,算上本周到期的400億元回購,央行實際單周凈投放100億。
顯然,100億元起不了作用。昨日有傳聞稱,為應對流動性緊張局面,央行將向銀行通過短期流動性工具提供500億人民幣以內的資金支持。
央行的表態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可能性。其官微表示,需要時,央行將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及時提供流動性支持。
董登新認為,央行“放水”救援只是臨時性措施,從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寬裕來看,市場并不缺資金,因此,央行“放水”力度不會太大,太多“放水”只會飲鴆止渴,畢竟倒逼銀行加速調結構、優化信貸結構是非常重要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