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進口服裝合格率低
日前,浙江檢驗檢疫局公布今年非強制性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監督抽查情況。結果顯示,進出口商品整體不合格率較高。
在抽查的155批進口商品中,不合格批次占四成,其中不乏ARMANI JUNIOR、ZARA等國際知名品牌。而網購渠道抽查的16批進口服裝全部不合格,成為不合格進口商品的“重災區”。
其中,服裝不合格包括品質、色牢度不合格、有毒有害物質超標、貨證不符和一般說明不合格等。
相關鏈接:
從前三季度全國工業運行情況看,工業增加值為8.5%,其中制造業增幅為9.6%,發電、煤炭、石油增幅分別為:2.2%、3.6%、3.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1萬億元,增幅12%,其中網上零售增幅達49.9%,全國工業出口增長達5.1%。
“紡織行業已經不是像國民經濟‘新常態’所說的是中高速的增長,實際上,作為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我們已經先于國民經濟進入低速增長的新常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在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第五屆第五次理事會上作2014年紡織行業整體運行分析時指出。今年前10月,中國紡織工業出口出現穩步回升的態勢,而內需增長下行。“盡管整個世界經濟恢復速度緩慢,但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在世界市場上恢復速度比我們預料得要快。因為,過去我們寄希望的內需并沒有我們預料的增長快,所以,最終的市場情況是全年基本呈現平穩的發展態勢?!备哂抡f。
高勇指出,2014年1~10月份整個紡織工業的增加值為7.4%,基本與整個國民經濟增加值持平,紡織行業主營業務收入54493億元,增長7.57%。利潤總額2683億元,增長9.13%,出口額2544億美元,增長6.37%。前10個月紡織工業出口情況好于預期,呈現穩步向上的勢頭,但是內需與出口情況正好相反,內需消費總額的增長率從年初的17%下降到10%。從進出口兩組數字看,目前整個紡織工業仍然處在比較平穩的發展階段,紡織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為12.5%。
“紡織行業已經不是像國民經濟‘新常態’所說的是中高速的增長,實際上,作為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我們已經先于國民經濟進入低速增長的新常態。”
從整個紡織行業產業鏈來看,紡織產業鏈前端(如棉紡、化纖)持續低迷,但產業鏈終端基本穩定。整個紡織行業更新換代的速度和規模擴展的速度都已經明顯放緩了,紡織行業已經先于國民經濟進入經濟換擋期。據國際統計局對1-10月全國紡織主要產品產量的統計顯示:紗產量達3179萬噸,增長7.16%;布產量578億米,增長2.5%;印染布產量513億米,呈現略微的負增長(-0.72%);無紡布產量294萬噸,增長9.43%;服裝產量244億件,增長2.71%;其中,梭織服裝產量127億件,增長1.77%,針織服裝產量117億件,增長3.74%。去年年底的數據相反,2013年針織服裝產量呈零增長,而今年的增幅略微超過了梭織服裝。
面臨經濟環境的新變化,中國針織行業該如何適應世界和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尋找新常態時期的增長機遇,加快轉型升級成為目前行業發展的根本任務。
為了迎接中國針織工業嶄新的10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以“深水行大船”為題總結了2014年中國針織行業的總體運行特點。他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出現了明顯分化,發達經濟體向好,新興經濟體參差不齊,全球經濟向美元主導的舊體制回歸,“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在此背景下,行業投資的目的不再是就業,而是結構調整。
雖然,今年整個針織行業出口情況好于預期,經濟再平衡取得初步成果,“產能”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但出現投資下滑快于預期、外向型經濟高度重合、競爭日趨明顯的趨勢。同時,面對政府行為和市場的預期的雙重不確定性,產業結構調整的復雜性和艱巨性顯現無疑?!斑@些困擾行業發展的問題表明,增長速度不是問題,問題是結構。”楊世濱表示,政府利用貨幣和利率的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能力大大減弱,市場化力量的激發仍需時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