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小弟“太任性” 英國脫歐公投也許能成為催化劑
過去兩周里,關于英國是否脫離歐盟的公投形勢出現急劇變化,民調及博彩數據均顯示脫歐支持率下降。一直不滿德國在歐盟內部只手遮天,并踴躍鼓吹英國“脫歐”的前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卸任后,新任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則是個堅定的“留歐派”。
但另一方面,現時德國領導人對主導歐盟事務也愈發感到意興闌珊,覺得歐盟的小弟跟班們都是忘恩負義的貨色。而且跟英國脫離歐盟的風險相比,德國人撒手不管所帶來的麻煩,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
眾所周知,二戰后曾號稱“日不落”的大不列顛帝國已經無可奈何花落去,但此后英國一直未能重新定為其國際角色。今天的德國,雖然通過積極主導歐盟事務變相實現帝國之夢,但現在歐盟這個“新帝國”卻似乎也成了燙手的山芋。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恐怕不得不承認:如今的歐盟就是個活脫脫的爛攤子——潮水般的敘利亞難民、歐元區乏善可陳的經濟表現以及隨時爆發的貨幣危機、東歐地區日益猖獗的民族主義、躍躍欲戰的普京大帝,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這些都是以歐盟領導者自居的德國所不容逃避的問題。考慮到德國政府內其他領導人在上述方面也難以為其提供更多實質的協助,盡管“默大媽”有意讓德國繼續主導歐盟事務,但現實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顧往昔,默大媽十年的總理生涯,相當一部分時間就是在充當補鍋匠的角色,還要落得多方不討好的結果。當年歐元危機剛爆發的時候,默克爾要是有置諸死地而后生的勇氣,實行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或許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可惜德國當時沒敢去充當身先士卒的角色,歐洲其他國家也不見得愿意跟德國團結一致。于是后來德國還是選擇小修小補式的救助,以至這些年不斷拆東墻補西墻,窟窿倒是越補越大了。
德國國內的情況也越來越麻煩了。倡導國族主義的本土政黨“德國另外選擇”的崛起,意味著德國版的“歐洲懷疑論”在升溫,也折射出歐盟內部離心離德的現實。而這正是默克爾所試圖掩飾的問題。一旦還勉強稱得上德高望重的默大媽榮休,她的繼任者在維護德國民眾的利益的議題上跟歐盟恐怕就不見得那么好說話了。
因此最令人擔心的惡性循環已經開始了:德國對于歐盟小弟的“任性”倍感沮喪,以至不想再承擔勞什子的領導責任了,于是發生改革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少了。不過如今英國脫歐公投也許能成為催化劑。默克爾極其希望英國能繼續留在歐盟,因為她明白以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及其領導班子成員代表著改革的聲音。
然而,要是英國公投的結果是民眾傾向選擇脫離歐盟,那將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一旦其他國家也會紛紛效仿,以舉行類似的脫歐公投相威脅,默克爾不排除抓緊時機先下手為強,通過歐盟議去實現一個更有凝聚力和深層次單一市場的現代歐元區。因而,對于約翰遜等主張英國脫歐者而言,最諷刺的在于,倘若英國通過公投實現脫歐,某種意義上反而倒逼德國增強對歐盟的影響力。
令德國人倍感頭疼的,首先是曠日持久的希臘債務危機。盡管幾經周折,希臘當局近期總算跟“三駕馬車”達成協議,承諾進行一籃子金融改革,以換取相應的資金救助,用于支付到期應付利息,從而避免債務違約。但各方都很清楚,以目前的趨勢,要希臘政府徹底償還債務,這已經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而且在德國看來,希臘的財政問題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整個歐洲大陸缺乏經濟競爭力的事實。自從6年前歐元陷入危機以來,法國最近才開始承諾已久的結構性改革,而意大利也仍在忙于修復其銀行體系。所謂的單一市場實質上已經四分五裂,這意味著理想中的單一貨幣體系缺乏相應的結構性基礎去支撐。
不過上述的蔑視也摻雜了大量的偽善與自欺欺人。默克爾在任期間的確也做了些結構性改革方面的事,但當中的篳路藍縷式艱巨任務其實已經由她的前任施羅德(Gerhard Schroder)完成了。憑借著經濟榮景的泡沫,德國一直在極力譴責其他歐洲國家,并迫使他們緊縮政策,同時,在德國本國的服務業基本是令人不敢恭維,與其頂尖的制造業簡直有天壤之別的情況下(有段子說:地獄里的廚師都是德國人),該國卻拒絕向歐洲盟國開放服務市場,并拒絕接受歐洲共同債券,以及其它有利于保護單一貨幣的長期解決方案。
前段時間如洪水般涌入歐陸腹地的敘利亞難民直教德國老百姓叫苦不言。不過默克爾后來也想到了順水推舟的辦法。土耳其已經同意在讓難民逗留在該國境內,以換取歐盟方面60億歐元的援助。而意大利和希臘也承諾避免讓難民登陸地中海北岸,以延續相關救援措施。
這些協議在某種程度上給默克爾的政府帶來一些喘息的空間,但也免不了爭議和質疑。首先上述協議的脆弱性大家都心知肚明。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yyip Erdogan)就已經強烈抗議德國企圖要控制土耳其。另外當默克爾請求幫助時,卻幾乎得不到什么支援。當德國已經陸續接收了大約100萬難民時,英國和法國分別都只安置了當中的一小部分人。至于德國曾協助重建的東歐,對于接收難民更是打死不干。而且一旦難民潮再次爆發,德國恐怕實在不知如何是好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