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依然大起大落 投資者看不清未來
自5·31百點長陽后,僅隔了6天,又出現(xiàn)了6·12的百點長陰。眾多投資者對市場依然大起大落,心中很忐忑,擔心新一輪暴跌又開始。但是,從暴跌一步到位、快速反彈修復、本周四個指數僅收出小陰線的結果來看,市場的穩(wěn)定性在增強,背后的原因是市場的積極因素在增加。
下周再次沖上2900點運行是大概率事件,并有望向60天線2931點和前高點2945點發(fā)起沖擊。但我還是主張在2800——3200點震蕩箱體中,指數走慢牛,低調面對英國脫歐公投。大盤若有回踩,更是低吸潛力個股的好機會。力拼顯性的和隱性的一流高科技股,爭取跑贏大盤,仍是王道!
1、市場的抗跌性明顯增強
端午長假期間,歐美股市、日股、港股均全線下挫,本周又繼續(xù)暴跌。但是A股只是在長假后周一的尾市才跟隨暴跌,隨后便企穩(wěn)。周三,在A股納入MSCI希望落空的情況下,反而出現(xiàn)了大漲,從2811點漲到2900點,僅比節(jié)前2927點差了27點。這顯示了A股的抗跌性和自我修復的能力,已勝于往常。
從大盤形態(tài)看,2800點前底部平臺,在暴跌中再次經受了考驗。節(jié)前連續(xù)收復7天的五周均線,在本周初僅失守了2天,又收復了3天,多頭市場的態(tài)勢明顯。本周上證指數收在2885點,仍比2月20日劉士余主席上任時的2860點,拉出了25點的小陽線,凸顯了新任證監(jiān)會主席上任后市場“穩(wěn)”字當頭的特點。
從成交量看,本周后3天,分別為5730億、5938億、5704億,恢復到了節(jié)前的水平。
從技術指標KDJ來看,日K線指標從節(jié)前的95高位降到45,再回升到51;周K線指標從60降到了30,再回升到38,月K線從30降到18,再回升到22,均處于剛走出底部時的多頭排列。
從K線形態(tài)看,日K線經歷了1個半月的圍繞2850點的和窄幅震蕩整理,周K線和月K線均出現(xiàn)了從5178點下跌5浪的收斂狀態(tài),像一只從高空掉下來的皮球,幾經彈跳,彈力越來越小,躺在了地上。這可能預示著一年來股災的終結。
2、管理層在A股加入MSCI時堅持了原則性
一個多月前,美國高盛公司曾預言,A股今年納入MSCI的概率由30%上升到70%,從而迅速提升了國內外現(xiàn)貨和期貨市場的投資者良好預期。但中國央行則及時發(fā)出提醒:“要以平常心看待A股是否納入MSCI”。可見,央行明白今年A股納入MSCI的可能性不大。
現(xiàn)了解到,本次A股未納入MSCI的最主要原因是兩個:
一是反競爭條例未得到滿足。MSCI亞洲研究部主管兼董事總經理謝征儐曾表示,反競爭條例是MSCI死守的底線。如果反競爭條例未能圓滿解決,A股就不能加入MSCI指數中。他還直言,MSCI明晟已經就該問題與內地交易所討論多時,但尚無突破。目前,國內監(jiān)管機構對于A股相關的衍生產品實施限制措施,對包含A股的金融產品,需得到滬深交易所的批準,即便產品僅在海外發(fā)行交易也不例外。
二是如美國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董事總經理、中國區(qū)研究主管張俊所說:“是因為中國A股散戶較多、監(jiān)管機制有待健全等階段性發(fā)展特征仍較為明顯”。
周三一早,證監(jiān)會就作出回應:“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A股市場國際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任何沒有中國A股的國際指數都是不完整的。此次MSCI明晟公司延遲納入的決定,不會影響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進程和市場化、法制化的方向。”
新華社發(fā)表《中國沒有必要為了加入MSCI特意調整》,指出:“如果MSCI的一些要求暫時超出A股目前發(fā)展階段,也沒有必要為了加入而加入,而因依據實情,權衡利弊,把握自身政策安排和實施的節(jié)奏”。
周四,人民日報也發(fā)表了《中小投資者為中國資本市場做出重大貢獻》的文章,充分肯定了中小散戶在A股的積極作用,強調了中國特色,有力地回應了國內外一些人的“消滅散戶”主張。
管理層和兩大權威媒體的表態(tài),是堅持原則的,是竭力保護中國股市和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的,也是充滿自信的,值得廣大投資者欣慰!
3、長線資金不畏短期波動緩慢流入A股
統(tǒng)計數據顯示,百億級別私募最近兩個月加速發(fā)行新產品,長線資金借助私募管理人持續(xù)流入股市。當前共有21家百億級別私募,這些私募大佬在今年上半年基本上全部發(fā)行了新產品。
5月份12家百億級私募共發(fā)行了29只新產品,其中和聚投資、暖流資產分別發(fā)行了5只產品,博道投資、淡水泉投資也分別發(fā)行了4只產品。在4月份,展博投資、和聚投資、鵬揚投資、重陽投資等9家百億級私募共發(fā)行22只新產品。在3月份,千合資本、朱雀投資、重陽投資、鵬揚投資等4家私募共發(fā)行6只新產品。在2月份,8家百億級私募共發(fā)行了17只新產品。
尤其是證監(jiān)會發(fā)出新規(guī),合格的私募基金可以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公開發(fā)行基金募資;同時,養(yǎng)老基金、社保增量資金也處于隨時可入市的狀態(tài);央行還一次性給了美國2500億RQFII額度。這些對股市引入長線資金,壯大機構投資者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4、央企和國企改革即將提速
不久前,中央巡視組在反饋專項巡視情況時批評國資委:推進國資國企改革進度較緩,改革系統(tǒng)性、針對性、時效性不夠強。
國資委黨委接受批評,聞風而動。隨著五礦近期被確定納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新一輪10項改革試點再次成市場關注的熱點。
近期,國企改革已呈加速之勢。6月2日,中國五礦集團與中冶集團召開重組大會。這是繼去年12月8日國務院國資委正式宣布戰(zhàn)略重組消息后,兩家世界500強央企重組整合邁出的關鍵實質性一步。14日發(fā)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等改革正在抓緊推進,7月后全面推開。
我認為,央企改革很可能是大盤走出低迷盤局的突破口。如央企小盤股中電廣通公開轉讓國有第一大股東100%股權,13個交易日,還沒有宣布中標者,股價就從17元起步,快速漲了10元,漲幅近60%。其強烈的賺錢示范效應,不僅對正在停牌、同樣是大股東股權公開轉讓的上海物貿、三愛富樹立價格指引,而且將刺激即將推出的央企改革10大試點股,以及股價僅10元出頭的中小盤中低價的上海和各地方的國資改革股。
周五,證監(jiān)會宣布修改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意在給炒殼炒概念降溫。我認為,此舉更利好由中央和地方國資委主導的國資國企改革。由于央企和國企的指數權重占比較大,一旦這類股全面啟動,那么對上證指數的貢獻會比較大。
5、市場熱點呈多元化
節(jié)前大盤在2900點上方連續(xù)收盤7天。之所以未能繼續(xù)上攻,而是以暴跌方式折返而下,有一個重要原因:市場熱點的單一化——惡炒次新股。如把10送29的中科創(chuàng)達炒到了336元,把剛上市的新股第一創(chuàng)業(yè)炒到了38.68元,市值炒到了731億,遠遠超過大多數券商股的股價和市值。周一下午2點后,由于這兩只領頭羊次新股的跌停,加上樂視網、暴風科技、東方財富網等中小創(chuàng)指標股的跌停,遂引發(fā)了次新股全線跌停和200多只股跌停,創(chuàng)業(yè)板和中小板跌6%和5%,并導致滬市也出現(xiàn)百點長陰。
但是,在暴跌之中和之后,新的熱點便脫穎而出,那就是契合全國科技大會發(fā)出的“把高科技作為國之利器”號召,以三力士、中天科技為代表的,中國領先于世界的量子通信的龍頭股,逆勢上揚,引領了了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動力、工業(yè)4.0等真正高科技股板塊的全面崛起,與次新股、國資股權轉讓概念股等一起,爆發(fā)出多元熱點的威力,有效激發(fā)了市場人氣,吸引場外資金進場,成交量放大,推動了大盤再次沖擊2900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lián)絡,請在30日內聯(lián)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lián)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fā)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fā)言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