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領域的一組組“倍增”數據彰顯動力
在上半年的商務運行數據中,增長逾100%的數據頻現: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6.9%。高技術服務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吸收外資顯著增長,其中信息技術服務業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05.9%,醫藥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07.8%。在我國的對外投資中,流向制造業的對外投資上半年增長245.6%,其中流向裝備制造業的投資額同比增幅達5.4倍,流向醫藥制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娛樂用品制造業等領域的對外投資增幅均超過4倍。長江經濟帶的對外投資表現活躍,整體正增長2.2倍,其中上海對外投資增長162%,浙江增長173.8%。
除了這些具體的“倍增”點,沈丹陽還列出了“亮點”的行業、領域:進出口領域一個較快增長點是包括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在內的新型外貿商業模式;高技術制造業中的醫藥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和儀器儀表制造,吸收外資額明顯高速增長;對華大額投資的企業所屬領域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電池、飛機零部件、集成電路和芯片、醫療、養老、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等。
商務部辦公廳主任孫繼文對記者說,從上半年商務運行態勢看,新動力、新業態正在形成,反映了商務工作落實、推進供給側改革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取得了積極效果。
白明認為,雖然目前新動力的快速成長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對舊動力的替代關系上,但是在未來,還是要往新舊方式結合,良性互動,共同做大“外貿”這塊蛋糕的方向上努力。而從大型成套設備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的高增長、民營企業出口占比穩步提高、與“一帶一路”國家經貿關系發展良好、在進口上利用大宗商品的低價格補庫存等方面,都能看出“向好”表現突出。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貿的轉型升級與我國產業的轉型升級相一致,這些成長快的新增長點和新業態,也都是我們轉方式調結構的成果所在。比如外資集中流向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是因為中國市場的機會不再像以往,投什么都可以掙錢,想掙錢就要找到我國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方向。這些高新技術領域不僅獲得國家政策上的支持,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對外投資快速流向制造業,從中可看出,我國制造業里,正在涌現出一批巨頭企業,它們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資源整合優勢、產業鏈優勢,有一定的規模經濟和國際化的經營戰略,將國內市場做腹地,以在國際市場配置資源、通過合作占領市場、構建完整產業鏈等為考慮,不用再像以往,主要去投一些低門檻的產業,也反襯出我國產業新舊動能的加速轉換。”白明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