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 怎樣讓錢盡量多地生出錢
在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怎樣讓錢盡量多地生出錢,成為大家日益關注的焦點。全球越來越多國家步入負利率的狀態也讓更多的國內投資者陷入憂慮當中。對此,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在接據記者采訪時表示:“利率趨勢還在向下,讓人有負利率的想象。”
“如今國內的投資環境已經開始發生變化,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可能過去的這些投資渠道,或者是我們賴以習慣的投資方式會有些改變。”華設財富董事長姜瑋彥認為,從信托來說,過去10%每年這樣一個固定的回報已經不能支持了,很多信托公司的產品甚至出現延期兌付等問題。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指出,“正常情況下,理財是安全第一,收益第二。但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安全,第三還是安全。只要你安全地活過這個冬天,到春天的時候你就可以獲得大量的、非常低價格的資產。但是在秋天和冬天來到的時候,大量殺入高風險資產,去追求高收益的人可能就是損兵折將,最后低價格退出。有的時候進攻,有的時候防守,現在對于理財來說是一個防守的季節。”
在吳照銀看來,由于資產未來有不確定性,所以利率通常為正,為這種不確定性進行風險補償。負利率打破了這一補償機制,會導致資產配置的扭曲。資金也將從高風險資產涌入低風險資產,因此低利率甚至負利率背景下,股票、商品這樣的高風險資產有下行壓力。
“利率下行對債券是有利的,當市場利率走低時,債券收益率降低,價格持續上揚,負利率理財環境下,債券品種應優先配置。”吳照銀稱。對于國債市場,劉曉政認為,復蘇前景的不確定性使得央行或進一步深化負利率政策,國債收益率或繼續下行,價格上行。
諾亞財富研究員劉曉政指出,負利率對大類資產走勢都有影響。股票市場上,短期來看,負利率將導致股市波動加大,銀行股受挫嚴重。長期來看,負利率對股票市場的提振作用存在分歧。股票市場的發展更多將取決于貨幣政策之外的其他因素,如經濟增長前景預期、企業盈利能力以及政策法規等。
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在接據記者采訪時表示:“投資者要特別注意的是過去部分產品出現相對的低風險高收益的情況也不復存在,目前低風險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率偏低,僅能做到保值甚至部分保值。如當前市場利率走低的大前提下,定期存款有極大可能造成投資者資產貶值。”
那么,投資者該具體關注哪些領域?劉曉政建議,關注發達市場中的美國(如美國房地產)、逐漸與A股聯動性增強的港股市場以及海外PE基金的投資機會。新興市場中建議關注經濟穩定前行的亞太新興市場,如印度、越南等國權益類市場的投資機會。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據記者表示:“信托產品也是高凈值客戶比較好的選擇。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收益下行是整個宏觀環境變化的必然趨勢,但信托產品目前來看仍然保持了較高的性價比。”
帥國讓分析,信托產品相對高收益主要因為在利率“雙軌制”下,信托產品收益更接近真實市場利率水平。其次能整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的信托計劃,在更深的層面上把握了風險,并獲得顯著高于債務融資的收益。另外,杠桿化策略與結構分層是信托產品重要的高收益來源,跨市場套利機會的存在也是信托高收益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下半年地產、政信和工商企業等傳統信托業務依舊是大多數信托公司的業務重要方向。”帥國讓指出,盡管與鼎盛時期相比,如今傳統領域業務的各項市場環境有所轉變。但由于交易對手在區位、業態、運營能力等方面趨于分化,在強化風控標準的基礎上,該類信托產品仍具備一定結構性機會。此外,可以關注策略較好的定增產品和固收類契約型基金產品。
魏驥遙也指出:“目前信托產品整體收益率相對較高,基本都能抗衡市場利率走低的情況。雖然信托行業剛性兌付并未完全打破,但在市場收益率整體走低的情況下,較高的無風險收益很難維持,因此近年來出現多起無法正常兌付的情況。如需購買信托理財產品,也需要更多地注意投資標的的情況,避免日益高漲的信用風險。另外,由于信托有較高的投資起點,因此并不太適合普通投資者。”
針對資金量有限的小額理財客戶,劉曉政建議同樣要做好資產配置,國內市場可以配置固定收益、量化基金,適當降低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比例。海外市場建議配置一定比例的美元外匯以及與海外資產指數鏈接的公募基金:如黃金ETF、恒生指數分級基金、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等。
魏驥遙表示:“普通投資者在當前市場收益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在沒有特別合適機會的情況下(如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建議購買理財產品以資產保值為主。”
“因此建議購買風險較低且收益率能跑贏CPI的產品已達到資產保值的目的。目前市場上除存款以外,如銀行理財、各類基金產品、互聯網產品(例如P2P)等絕大多數產品收益率均明顯高于CPI。即使下半年,CPI有向上趨勢,但仍較難超過大多數理財產品。”魏驥遙稱。
黃金通常是較好的風險對沖工具,但是在今年金價已自低位大幅上漲30%的背景下,黃金還能否幫助投資者對沖風險、保值資產,各路專家對此問題分歧較大。在大類資產配置中,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建議投資黃金,“一個是在整個負利率的時候,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更低了。而且長遠來看,由于現在處于全球貨幣脫錨的時代,黃金貨幣水平會重新被人們重視”。
林采宜同樣推薦的是黃金,“黃金有避險功能,避險功能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兩個字,安全。”但吳照銀對黃金上漲空間并不樂觀,“黃金只有在大危機和嚴重通脹的背景下,才會大幅上漲,但是目前來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樣級別的風險的發生概率較小,惡性通脹也未有跡象”。
劉曉政表示,是否進行黃金配置主要是取決于投資者可接受的配置時間。他指出,除商品供需外,黃金主要受美元及全球經濟(風險)影響。就美元而言,美聯儲此輪將步入緩慢加息周期,因此加息周期中美元上漲幅度較之前強美元周期偏小。現階段全球經濟疲軟,通縮依然嚴峻、疊加英國退歐等地緣政治因素,各國央行很可能進一步調低政策利率,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作用依然被持續看好。因此,短期內在美聯儲的加息預期下黃金上漲動力有所減弱;長期來看,黃金投資空間仍然存在。
但劉曉政強調,黃金受市場影響波動性很大,不適合個人投資,建議投資黃金ETF或對沖基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