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在震蕩中重心持續上移 創業板異動透露重大利好
本周A股重拾強勢,突破反彈新高后,藍籌板塊內部形成輪動,整體運行態勢良好。機構認為,隨著買盤的不斷助力,3200點上方的行情有望延續,資金抓大放小的格局暫時不會改變。上證指數周K線已形成七連陽組合。相對應的是,新興產業集中的創業板指走勢低迷,主流資金回歸傳統產業,尤其是周期性行業集中的主板市場,意味著本輪行情的焦點是周期股云集的主板市場。
對于周期股在近期的強勢表現,普遍認可的邏輯是周期性產品價格持續上漲,體現在期貨市場,就是黑色商品期貨價格迭創多年以來新高,焦炭、焦煤已被業內人士稱之為絕代雙"焦",折射期貨市場資金對焦炭與焦煤的熱愛程度,而期貨價格的上漲將直接驅動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改善。所以,今年以來的煤炭股、焦炭股股價持續回升,成為驅動上證指數節節走高的強勁引擎。
不過,周期性產品價格上漲的延續性爭議較大。悲觀者認為,下游需求未有明顯復蘇,產品價格上漲的趨勢難以延續;樂觀者認為,雖然目前期貨市場的監管方持續提升保證金比例和交易費用,但是產品價格上漲的趨勢沒有改變,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商品期貨市場的多頭格局有著強有力的基本面支撐。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周期性行業持續低迷,使得大量中小企業、落后產能紛紛退出市場,市場集中度提升。而能夠在低迷市場中生存的企業,要么具有人文情懷,要么就是產品成本競爭實力強大,而擁有人文情懷本身就是一種無情的競爭力。所以,行業出清的確超出市場預期,使得供給端萎縮遠超預期,一旦行業需求相對穩定,那么產品供給萎縮,就會形成供需缺口,從而出現產品價格上漲的必然邏輯。
這在焦炭、銅、農藥、造紙等諸多產業中已得到佐證。相對應的產品價格,無論是期貨市場還是現貨市場,均持續上漲,且漲升周期的空間與時間均超出市場參與者預期,也改變了市場參與者對相關行業上市公司業績的預測。
當然,強周期產品價格的上漲必然驅動產能復蘇,從而使得供給端出現變化。但是,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新增產能的投入不宜過度樂觀。一方面,落后產能再度復出的概率極低,因為復產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政策目標略有改變,從前期單純追逐GDP為政績目標,漸漸轉為生態友好式的產業氛圍。更為重要的是,居民環保意識提升,對高污染生產線的復出、復產有著"朝陽區群眾"般的跟蹤態度。在此背景下,這些落后的、中小生產線的復產真的很難。
部分周期性產品價格雖然處在復蘇趨勢中,但仍然未達到全行業的平均成本。比如航運業,目前BDI指數持續上漲,但業內人士指出,需要達到1800點至2000點之間,才能夠達到行業平均成本。所以,目前的1200余點尚不足以成本匹配收入,行業內造船廠投放運力的概率較低。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既要考慮到供給端的變化情況,也需要考慮到需求端。最好是供給端持續收斂,至少不會持續擴張,然后就是需求端有積極變化的產品。就目前來看,以輪胎、焦炭、草甘膦為代表的農藥產品的需求端正在積極變化,主要是因為人民幣持續貶值,出口勢頭有望復蘇,從而驅動此類產品所涉及的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積極改善,故此類個股值得跟蹤。另外,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鋼鐵、天然橡膠等產品的相關上市公司也值得跟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