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的調整還沒有到位 總的方向還是震蕩向下
創業板跌了一年多,今年一季度還是在尋底階段,尋底的走勢也最慘淡,充分調整之后也許會慢慢好轉,下半年好轉的概率比上半年大。此外,2017年市場依舊處于結構性機會行情,但是結構性機會可能比2016年要弱。進入2017年,A股市場走勢繼續很糾結。一方面,市場擴容速度不減,另一方面,次新板塊也加入下跌行列。創業板、次新股被市場拋棄的原因何在?是否還會繼續下探?看看私募怎么說。
因為2016年大部分有業績支撐的個股股價已經被抬起來了,如果去年享受了結構牛市中藍籌股的“小牛肉”,現在漲多了,肯定會撤;如果去年沒有布局,今年也不可能來做托盤。所以在目前環境下,很難繼續再往上走。我們的投資其實進入了一個囚徒困境:小盤創業板不敢碰,價值藍籌也已經不再是股災之后的底部。
總的來說,次新股、成長股大跌的原因有三個:首先,IPO節奏比較快,構成市場預期的壓力,從IPO上市之后越來越提前的開板可以看出大家對高估值個股的擔憂,而IPO和次新股大部分都在創新板塊里,這對創業板也構成了一個頂部的壓力。最后,從宏觀和政策導向角度來看,無論是之前要加入MSCI還是養老金入市、股災以來監管的收緊,宏觀因素導致市場風格偏向價值投資和藍籌板塊,相當于變相打擊中小盤和創業板。
其次,2016年市場是一個明顯的結構性牛市,其標準就是業績牛,主要是修復低估值的藍籌股。在這種背景下,我認為2017年尤其是上半年,仍會延續這種估值修復的邏輯,同時,2016年宏觀經濟觸底回暖是否可以持續,可以看到去年強勢的結構性牛股已經出現很大回落,大多數機構預期比較悲觀,采取防御性策略,也對小盤股、創業板造成打擊。
這次成長股、次新板塊下跌的直接誘因是IPO發行速度比較快,對次新板塊和創業板壓力比較大。其實去年下半年以來,擴容一直在加速,這段時間更是變成一天三家,壓力加大,拉緊了市場的神經。除了這個誘因,次新股之前的爆炒登峰造極,在市場偏弱的環境下,次新股首當其沖殺得比較厲害;另外,整個市場的估值水平偏高,以創業板為代表成長類股票估值水平正在回歸的過程中,當遇到成交萎縮、節前市場不景氣,跌速就加快了。
創業板的調整還沒有到位,一季度應該會繼續消化高估值,總的方向還是震蕩向下。次新股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股發行比較快,整個市場的資金較緊,次新股的估值也比較高,導致其上漲不可持續;而創業板雖然已經破位了,估值也下來一個臺階了,但依舊還有估值壓力。我們雖然有涉及創業板的投資,但是在此階段還是以觀望為主,不會去抄底加倉。
對于后市,我認為如果創業板繼續超跌下來的話,就有可能出現短期的反彈行情,但是指數大行情未必很樂觀。此外,創業板將出現分化行情:一些有業績支撐的個股將止跌,但是更多的是會進入下跌通道,即使出現反彈,其強度也不會很有力,可能會是逐步盤跌。上海某私募基金總經理:量變引起質變 現在的下跌是為過去定增超發高估值買單
表面來看,近期次新股下跌的原因是新股之前漲得太高,成長股是中小市值的居多,而新股基本上都是中小市值,這么大的量集中上來,對存量股票肯定會有很大的影響。這其實也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現在每天都有三家新股上市,對于原來股票的定價也構成影響。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新股的供應量加大,這么多招股書都看不過來,讓大家怎么投?既然沒有辦法價值投資,就只能投機或者不投了。
而IPO還只是表象,現在的市場實際上是在為一年前、三年前的高估值、定向增發、解禁等“掩耳盜鈴”的做法買單。如果沒有新股,原來成長股的定價已經偏高,講故事的多,時間一長就會原形畢露,股價也要跌下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股東的套現、減持,但這都是定好的游戲規則,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除非股價很低,股東不想減持,而現在還沒到那個地步。解禁也是同樣的道理,增發以前是鎖定一年、三年,不會馬上對市場構成沖擊。但是一年、三年過后還是會解禁,而且形成了一個循環。現在新股發行,那么多企業一起打開堰塞湖。如果你是一家企業,看到IPO速度這么快,你也會想去IPO。
后市創業板會走向分化,一方面,有限的資金會集中在基本面不錯、估值已經調整到位的個股,但是這些股票的數量一定會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更多的股票會邊緣化,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后市來看,短期內創業板、次新板塊壓力仍在,長期則需要等到特朗普上臺后,看他如何出招。
我認為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導火索是擴容節奏比較快,IPO的發行速度偏快,對股價造成比較大的壓力;其次是特朗普上任后,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的擔心、匯率壓力、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加大,對市場都采取比較謹慎的策略;最后,國內管理層為了應對內外部的不確定性,主動防風險、去杠桿,保持中性的貨幣政策,也對股價造成了打壓。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