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抓人心理吊人胃口,騙子花樣不斷翻新
日前記者了解到,假冒銀行發短信騙錢不過是短信詐騙的冰山一角。而隨著人們認知能力的提高,騙子也不斷改頭換面吊人的胃口。
究竟短信詐騙的危害和范圍有多大,如何進行相應的防范和規避,記者對此再次進行了調查。
■天上落下大獎來
10月15日,在某省級單位工作的李先生清晨就接收到一條短信,上面寫著“公證處通知,香港信和集團為慶祝成立20周年舉辦了手機號抽獎活動,您已經中了二等獎,獎金9.8萬元,請速與13489834701聯系,李先生不由得苦笑了一聲,這已經是他接收到第N次此類短信了,李先生認為發送這個短信的人實在是愚蠢,誰會相信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呢?
盡管多家媒體曾多次報道過此類事件,然而被短信詐騙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有的被詐騙金額令人咋舌,甚至有人為了支付所謂“手續費”不惜犯罪。
2003年9月,濟寧市一公務員楊某接到一來歷不明的短信稱,他的手機號碼中了大獎,楊某信以為真,按短信發送號碼打過去,對方給了個銀行賬號,要求先寄去稅費,然后是郵費。后來又說是中了更大的獎,稅費、保險費和郵費也要增加,楊某也都照辦。如此幾番,楊某共寄去8萬余元后,對方再也聯系不上,手機號撥打已成空號。
2005年4月,東營市某銀行一代辦員收到一條短信,稱其手機號碼中得某公司×周年慶典抽獎活動一等獎,喜獲寶馬轎車一輛,具體領獎事宜與一位張女士聯系。她信以為真,結果被對方一步步詐騙。為了支付高額的公證費、個人所得稅、海關稅等費用,她在三天內利用職務便利,先后13次挪用本單位資金124萬余元,并以客戶異地存款方式匯給對方。最終這名女子沒有等來寶馬車,等待她的是法律的制裁。
■識破騙局并不難
10月17日上午,記者根據李先生手機上的中獎信息,撥打了短信中要求回復的手機號碼,詢問中獎的事情。接電話的是一名操著外地口音的男子,他自稱是香港信和集團上海分公司的,然后問記者的手機號碼和姓名,記者便信口胡謅了一個號碼和名字,這名男子稱要查找一下,然后很驚喜地稱記者中了二等獎,獎金9.8萬元,并要記者盡快匯過去1500元的公證費,并向記者索要銀行賬戶。
記者通過中國移動的網站發現,發送該短信的號碼來自廣東珠海,而剛剛撥打的電話則來自福建泉州,真假一看便知。
記者粗略歸納了一下,此類短信詐騙者大多發布虛假中獎、辦假證、販賣槍支或是三無產品、介紹小姐等違法信息。由于這些短信可以隱匿真實身份,因此,群發這些短信成了騙子們推廣業務最安全、最理想的手段。一旦有人上當受騙,他們就可以趁機牟取暴利。
■抓住心理吊人胃口
近幾年隨著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短信中的語言和內容也是日新月異,不斷變化。從一開始簡單的“您已經中獎××萬元,請將××百(千)元匯到某銀行賬戶上”到“您的手機號碼中獎,獎金××萬元,而后除了獎金之外,又出現了筆記本電腦、名牌轎車等讓人怦然心動的獎品,甚至出現了”公證處通知“的字樣。而這些僅僅是詐騙短信的冰山一隅,除了辦證、販賣槍支等違法信息外,目前針對青少年還出現一種黃色短信,騙子向機主發送”葷段子“的一部分,機主想要繼續看下去就必須回復,一旦回復就等于接受了短信的發送協議,接受者手機上的錢也會被自動劃撥。上述的騙術雖然萬變不離其宗,但措詞則迷惑性更強,并越來越貼近人們的心理,越來越”真實“。
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的高峰強主任介紹,目前個人物質的需求不斷增強,因此導致有些人非常浮躁,幻想一夜暴富并存在僥幸心理。另一方面,短信詐騙的一些手段也抓住了人們心理的弱點和好奇心,首先是讓支付少許手續費,這就會讓人產生“試一試,萬一是真的”的僥幸心理。其次是手續費的連續性,往往交了一次費用后不法分子會繼續放“餌”收取其他名目的費用,交了兩次以上后短信接收者會覺得前邊那些錢都交了,再交就可以拿到獎品了,由此越陷越深,這與賭博和傳銷對人們心理的運用是差不多的。
■詐騙短信尚不易監管
記者將此事投訴給中國移動山東客戶服務熱線,據接線的工作人員介紹,近期此類投訴比較多,他們會將短信號碼記錄下來然后反映給技術部門對號碼進行屏蔽,對于因為短信受騙的客戶,她建議盡快與當地警方聯系。
當談到監管問題時,這位工作人員介紹,由于現在手機短信都采用點對點的形式,而對于手機短信的內容,運營商無權介入,這也就造成了對于此類短信監管困難的問題。
有關人士指出,借助運營商所提供的平臺所群發的短信與普通短信一樣都可以為運營商帶來利潤,并且數量巨大,從成本與收益角度說,恐怕是有些運營商“不忍心”大力消除此類短信。
■不為利誘一刪而過
隨著手機的全面普及,短信以其迅速、直接、費用低等優勢很快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甚至有人開始稱其為“第五媒體”,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將目光投向這個新興的廣告平臺。然而“詐騙短信”的存在給這個傳媒平臺抹了黑
山東師范大學新聞系的常慶老師介紹,由于規范的短信廣告與詐騙短信的傳播方式相同,而詐騙短信所造成的惡劣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媒體廣告環境的可信度。解決的方法一方面需要運營商能夠研究出相對應的技術,另一方面則寄希望于相關法規的出臺以遏制這種詐騙形式的頻繁出現。人們在接收到此類短信的時候能夠不為利益誘惑一刪而過,應該是對付此類短信最有效的辦法。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