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泉州鞋企出國投資數量激增
但在持續反彈的背后,因為原材料價格、勞動力等成本的飛漲,以及人民幣升值的不確定性,泉企接單態度趨于謹慎。原本寄望于經濟回暖能帶來更為充裕的訂單,但無法轉嫁的成本壓力,讓眾多的泉企希望落空,也讓企業不得不考慮加快轉型的步伐。
持續反彈
廣交會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到會境外采購商比去年秋交會增長8.4%,出口成交額為3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而從泉州的參展情況來看,據泉州外經貿局的統計數字顯示,本屆廣交會上,泉企成交額出現同比兩位數的正增長。
無論是整個廣交會的大環境,還是泉企境遇來看,成交額較大幅度的增長,都意味著泉州外貿出口可能已經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去年,泉州外貿出口曾一度出現負增長,直至去年8月才艱難轉正,當時,泉州市外經貿局相關負責人在分析這一現象時表示,泉州出口在下半年的反彈,主要是圣誕訂單因素的拉動,以及國際采購商在消耗庫存后需要補貨所致,“反彈的基礎并不牢固。”
時間進入2010年,泉州外貿出口同比開始出現大幅度的正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泉州市對外出口達到16.51億美元,相比去年和危機爆發前的2008年第一季度,出口增長幅度都超過43個百分點。
從記者接觸的不少出口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自從去年年底以來,不少泉州出口企業的生產線基本處于滿負荷狀態。泉州外經貿局的分析認為,金融危機后國際市場需求深層次的變化,對高端產品的需求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對中低端產品的需求相應上升,中低端產品,正是泉州出口商品的優勢所在。
但不得不注意的是,一季度泉州外貿出口爆發式增長,剔除去年同期出口基數較低這一因素,一季度的出口反彈來自于歐美在圣誕、新年等節假日后的庫存補充,使得采購商們在短時間內增加了進口,但是歐美市場實際消費是否真正好轉仍有待觀察。
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本屆廣交會風向標意味更濃。按照往年的規律,泉州每年出口的高峰期出現在7月之后,一般而言,7月份的訂單情況,在廣交會上就可顯現,但從本屆廣交會反饋回來的信息來看,泉州出口企業形勢面臨的仍然復雜。從整個廣交會的形勢來看,雖然同比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成交金額相比危機爆發前的2008年春交會仍然下降了10.3%,同樣不及去年的秋交會。
具體到泉州參展企業身上,記者先后接觸了大森、速鵬、超威迪、銘健的等多家參展企業,這些企業所處行業主要為出口額占據泉州出口總額半壁江的鞋服兩大產業,效果不佳依然是不少企業的共同感受。
而在此前,晉江德榮服飾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黃榮欽曾對歐美國家做過一次調研,從他的調研結果來看,歐美的消費市場并非真正恢復,“在消費市場還沒有真正恢復的情況下,反彈必定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心里沒底的長單
不確定的復蘇前景,讓眾多泉企心中忐忑,而持續飛漲的成本更是引發了眾多泉企的不安。
數家參展的泉州企業均表示,相對合作工廠當前的產能情況,目前訂單還算充裕,訂單排期普遍到七八月左右。
但必須注意到的是,訂單的充裕僅是相對而言。世通鞋業董事長丁友義告訴記者,眼下不少工廠之所以出現訂單充裕,多是因為招工困難,導致產能無法釋放,“相對不少企業目前的產能不足的情況,訂單當然算是充裕的了。”
勞動力的匱乏使得企業不得不增加員工工資,泉州外經貿局在調研結果中提到一典型案例,晉江一雨具公司將工人的平均工資從每月1300元提到2000元后,原本計劃招收500名工人,但最終也僅招到300余人。
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增長。據泉州外經貿局的數據顯示,泉州市出口紡織布料、鞋用面料出現了15%至20%不等的漲幅,鋼材價格上漲了一成左右。
另一個統計數據則顯示,20種紡織原料及產品中,2009年有5種產品年度漲幅超過100%,12種產品漲幅超過50%,僅有2種產品漲幅在10%以內。
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雖然一路飛奔,但提價卻是一件基本無望的事情。在本屆廣交會上,晉江傘企普遍進行了10%以上的提價,不過市場采購商似乎并不買賬,“一方面國外采購商對國內供應商的生產經營情況非常熟悉,價格一提訂單就轉移。另一方面,經濟剛剛復蘇,采購商也很難一下子接受太高的價格。”
除此之外,匯率的變動也牽扯著泉州出口企業的神經,眼下,業界人士普遍預計年內人民幣匯率將升值。而在勞動力匱乏、成本上揚和匯率變動難以預測這“三座大山”下,泉企接單顯得越來越謹慎。
去年,眾多的企業期盼著長單大單的出現,但在本屆廣交會上,即便有長單,企業也不敢貿然接下。一泉州參展商告訴記者,在勞動力匱乏的當下,一旦企業盲目接單,可能導致七八月份根本無法出貨,屆時可能出現賠付和毀約,對企業將有可能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另外,一旦人民幣升值和成本大幅上漲,“接的單越多,虧得也就越多。”
不得不加速的轉型
原本寄望于經濟回暖能帶來更為充裕的訂單,但無法轉嫁的成本壓力,讓眾多的泉企希望落空,眾多的泉企不得不面對無論是好年景還是壞年景,自己都一樣“難過”的尷尬,這讓企業不得不考慮加快轉型的步伐。
本屆廣交會上,已有企業開始邁出實質性步伐。改變傳統的代工模式,將OEM升級為ODM,成為不少泉企的選擇。據梅花傘業董事會助理陳仕天介紹,自從去年以來,梅花傘就相繼聘請了一些國外研發人員,對歐美、日本設計了一批高端產品,為公司今年的銷售做鋪墊。擺脫純粹的加工角色,并在日韓直接設立經銷商,以開拓日韓市場。日韓市場是公認的高端市場,融入自主設計元素之后,梅花傘在日韓市場競爭力迅速提升,而目前,梅花傘已有10%的產品出口至上述兩大市場。
事實上,加快泉州外貿企業的轉型,也已經進入了官方的議事日程。不久前,泉州市外經貿局出臺了《2010年泉州市促進外經貿發展若干措施》,對后危機時代泉州外貿走向謀篇布局。
在泉州官方出臺的這一新政中,泉州對外貿企業的扶持措施從遭遇危機時的減少成本,轉向更加鼓勵企業搶奪價格話語權。正因如此,在該新政中,鼓勵企業“走出去”,構建國際物流網絡被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加大了支持企業赴境外投資,開展加工貿易的扶持力度。
泉州市外經貿局負責人認為,泉州外貿企業的“痛處”,正在于沒有價格話語權,而構建國際物流網絡,將是泉州外貿企業搶奪國際定價權的第一步。
這也是不少企業的共識,從外經貿局傳出的消息顯示,今年以來,泉企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第一季度,已有8家企業至外經局備案申請赴國外投資,相比去年,赴國外投資的企業數量出現翻番增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