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鞋服類產品聯手角逐國際市場
9月7日訊,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服裝街、黃花燈光夜市等聞名全國,引領服裝潮流。廣州服裝成為“全國流行服飾”的代名詞。
時至今日,廣州仍然是我國服裝市場的萬花筒,十三行、火車站、沙河、中大布市、上下九、北京路、天河城等著名商圈中,服裝業均是其中數一數二的領頭行業。多年來,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一半來自廣州土壤的培養,更是成為業界津津樂道、引以為傲的話題。
然而光輝的后面,廣州制衣人也清楚地認識到,廣州服裝業的優勢在逐漸減少,在全國能叫得上名字的品牌服裝又有多少呢?品牌建設總體上落后于江浙滬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更嚴峻的是,WTO簽訂之后,中國服裝業“與狼共舞”。國外大品牌,甚至是二三流的品牌僅僅帶著龐大的資金和一個LOGO,利用中國的原料、人力資源、物流資源和龐大的市場,完成了一類城市的布局,并逐漸往二類城市滲透,外資品牌贏在中國的局面已然形成,大口大口地蠶食中國服裝市場。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廣州本土服裝企業到了做強民族品牌的最關鍵時刻!2010年8月27日,由廣州日報社主辦,廣州市制衣行業商會承辦的首屆“廣州服飾文化周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期間廣州首個旨在共同開拓市場的“廣州服裝品牌聯盟”正式成立;廣州市制衣行業商會與富力集團一起結成戰略合作關系;民生銀行也宣布給予廣州市制衣行業商會會員單位一億元人民幣“商貸通”授信額度,在資金上支持廣州服裝品牌做強,使廣州成為服裝品牌的孵化基地。
廣州服裝品牌聯盟的建立,可望成為改革開放之后,廣州服裝帶給全國的又一次震撼。廣州市制衣行業商會會長李學軍如是說,品牌聯盟之下的廣州服裝將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逐步走出騰籠換鳥之下帶來的諸多困局,通過管理、科技、設計等方面的創新,再次“廣服天下”。
市場在擴容 競爭更激烈
廣州市琦彩服裝有限公司的心吻品牌由中國十佳設計師曾維先生于1993年創立,九十年代初率先在廣州北京路開設第一間旗艦店。2005年從事國際物流業,2009年才涉及服裝業的心吻時裝現任總經理羅嘉升今年不過32歲。入行時間剛剛一年的他坦言自己做服裝的行業跨度有點大了。做服裝如打核戰爭?確實,在羅嘉升看來,兩者有驚人的相似。用他的話說,提到核武器,總會給人一種不安的感覺,原因是它發生速度快,覆蓋范圍廣,并且具有致命的放射性。然而對于核的超級能量,人們卻又無限的向往。當下國內的品牌服裝零售業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
羅嘉升腦中轉動的數據讓其對服裝業有無限的遐想。他說,隨著國家總體經濟的高速增長,城市化進程的不繼推進,內需政策的刺激,為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1月至5月,我國消費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339億元,同比增長18.2%。同時商家的舞臺也在加速擴大,在亞運前后廣州城內將有數個大型優質購物廣場落成開業,年內大小規模申請登記商場不計其數。
當然,諾大的舞臺不可能自唱獨角戲。一些國外品牌早已乘著全球化的熱風,夾帶著全新的理念和模式聲勢浩蕩地加入了掠地戰團。某洋品牌于2009年就已宣布,中國的門店數量在9個月內已超過60家。其他時尚快消品牌也都以破竹之勢成為商城爭奪的新寵。
對于來勢兇猛的對手,激戰在所難免,國內品牌該如何謀劃對策呢?羅嘉升說,假設這真是一場戰爭,對手無論從體量還是質量方面都遠比我們強大,要取得平等的對決條件,出路在哪里?那就是和對手一樣,擁有“核武器”。{page_break}
品牌聯盟可產生“核聚變”效應
核彈中,相比于“核裂變”,“核聚變”的量能更強。細究品牌服裝零售行業的特性,用“核聚變”去透析企業,會發現出奇的巧合。“核”是核心競爭力,隨著資訊越來越發達,流行越來越同質化,產品和門店感觀已不再是消費者唯一的考慮。SPA模式在日本的第二升級中,重點在于提升SPA的應用性,優化后端運作模式,提高全線營運速度,從時間上及功能上最大程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這是國內企業值得重點考究的課題。
“聚”等于整合,它是成熟品牌的必經之路,反映在規模及布局的企業戰略上,鞋業巨頭百麗的完美變身,就是整合戰略的成功典例,目前百麗自主及合作品牌20多個,擁有自營店超過1萬間。而服裝行業的整合,包括縱橫兩個方向,橫向的單店規模以及地域布局的覆蓋面;縱向是產品結構全面和多元化產銷鏈的結合。當縱橫兩方面形成規模,再有優化系統支持就可以做到放大產能、控制成本,從而實現利率提升。另外,整合也可以體現在個體的集合上,比如剛成立的廣州服裝品牌聯盟,由多家差異化的品牌組織形成,統一行動,既提升體量,在產品功能方面又能互補,尤其是增強商城搶掠戰的話語權,就是聯盟的最大優勢。IT 就是最好的例子。
差異經營才能改變尾隨角色
“變”是新型企業的必具特性,如果說核心競爭力是生命力,整合是企業的生產力,那么應變及創新則是企業的生存能力。有這么一句話“不靠周全的計劃,只靠優良的對策”。當然,應變能力,不能只憑意識,它需實實際際地建立在統一的資訊系統、數椐分析系統以及迅速反應機制之上。ERP是系統之一,RM管理是機制之一。另一方面,創新是解決目前商品同質化,品牌重復,折扣競爭等行業問題的根本手段。現時國內同城商場品牌重復率高達70%,逛過一間商場,其他的就再沒有驚喜。最近,源于粵語的“撞衫”一詞在內地開始流行,這至少能說明個性衣著已經成為內地消費者的時尚追求標準。因此服裝品牌從實質上走差異經營的道路,才能根本改變尾隨的角色,在市場上占穩扎實的一席之地。
廣州,中國的南大門,歷來以“青山半入城、六脈皆通海”的城市格局享譽華夏。兩千多年前,廣州港在這里拔地而起,海上絲綢之路從此經久不衰。與生俱來對外開放的格局讓廣州這片熱土深深打上了“敢為天下先”、“包容并蓄”的精神烙印,從西漢初年就已形成了對外貿易的廣州港,一直延續至晉、隋、唐、宋、元、明、清。嶺南絲織業迅速崛起,廣州和佛山有數萬名紡織工專門從事紡織服裝業,在款式、質量上更是超出了江南,“金陵、蘇、杭皆不及”,廣州服飾首次被譽為“廣紗甲天下”,從此廣州服裝成為城市名片,名譽天下。
由廣州日報社主辦,廣州市制衣行業商會承辦的首屆“廣州服飾文化周高峰論壇”,各大品牌領軍人物和知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暢談廣州服裝制造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廣州服裝的未來令人充滿期待。
品牌服裝零售業進入“核戰”時代
服裝零售業是一個競爭的市場,其激烈程度已經讓品牌服裝零售進入“核戰”時代。在硝煙中,機遇和挑戰并存,相信只要企業能遵循商業的規律,順應業態的發展潮流,堅持健康的經營原則,贏得這場服裝零售業的核子戰爭,還是大有機會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