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棉價攀升 純棉秋裝玩“瘦身”
市民陳女士在購買秋裝時意外發現,與去年售價幾乎一樣的純棉衛衣,今年的厚度明顯薄了許多。據了解,陳女士的發現并非個案。在瘦身”。
市民困惑:純棉衛衣咋變薄?
市民陳女士十分困惑地反映,在市區一家她經常光顧的服飾店里,她發現衛衣價格與去年差不多,便準備買下。然而,在試穿過程中,她發現所試衛衣厚度不如去年買的。當她詢問原因時,服飾店老板坦言,“雖然棉花價格一直在漲,但非品牌服裝廠商因激烈競爭而不敢貿然提價,只好用‘減料’來抵消成本上漲。”
據了解,不少購買秋裝的市民都有與陳女士一樣的感受。汶河工商所有關負責人說,近期包括純棉服飾在內的一些純棉制品因偏薄引發的消費糾紛已發生多起。相比去年同期,此類消費糾紛明顯增多。因涉及的爭議商品都是合格產品,工商部門在處理此類糾紛時也只能調解。
棉價創新高,棉織品玩“瘦身”
“據我了解,除了人力成本和物價上漲外,棉價一路走高是引發純棉制品‘瘦身’的主要原因。目前棉花成交價已達到2.5萬元/噸,相比去年增長了近80%,創11年來新高。僅9月份一個月,棉花成交價就從月初的1.8萬元左右/噸上升為目前的2.5萬元左右/噸,暴漲近四成。”經營服裝批發生意的袁女士透露,“市場熱銷的純棉服裝如T恤、內衣、衛衣等,廠商在今年都在同一款服裝中推出了‘厚度’分級,且分得很細。如其前段時間采購的一批T恤,同樣款式的T恤,厚度竟分4個檔次,最薄一檔的價格與去年的批發價持平,但如此低紡織密度的衣服根本不耐穿。”{page_break}
在網上經營服飾的張女士也說,面對同質化競爭激烈的服裝網購市場,今年一些賣家為吸引消費,仍存有強烈的低價進貨需求。對此,一些服裝廠商便極力迎合這樣的客戶需求,生產出與去年同價卻不同質的秋裝。
“瘦身”做法短視,有待商榷
“這其實是在變相漲價,商家的做法有些齷齪!”不少市民指出,雖然這種做法比較隱蔽,但他們知曉后還是感到被廠商“算計”了。
受訪商家表示,現在消費者對漲價比較敏感,如果明目張膽漲價,勢必引起反感,采取這種相對“溫和”的成本變化可以看出廠商“煞費苦心”。但相關人士表示,這種做法值得商榷,最起碼不夠坦蕩,對消費者還是有誤導或隱瞞之嫌。
“這種做法容易導致產品性價比下降,雖然廠商短期內可能受益,但長遠看來無疑是自損信譽。”消協有關人士指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