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爭做中原經濟區鞋業老大
周口市擁有1070萬人口,其中農村人口就占90%,是典型的農業大市。
“人口多也是優勢,最起碼有充足的人力資源,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就很有利,關鍵是要把人力變成人才。”十一五初期,根據周口市市情,市委書記毛超峰就作出這樣的判斷。在我省提出“中原經濟區”的發展戰略后,該市又迅速做出定位:全力爭取中原經濟區鞋業老大地位。
【回眸】向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
“十一五”以來,周口市將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調整到勞動密集型產業上,提出了“建設制鞋業出口基地、打造中部鞋都”的發展戰略。
周口市先后在廣東東莞、深圳、浙江臺州和臺灣地區舉辦了多次行業招商活動,重點吸引和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共簽訂鞋類、服裝等產業類項目的引資合同20多個。其中,已有12個項目成功落地開工建設。
毛超峰說,要想提高周口人民生活質量,就要努力探索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之路,而產業集聚區是促進“三化”協調發展的有效載體和重要依托,是轉變發展方式的實現途徑。
目前,周口市共有11個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129.7平方公里。今年1至7月,淮陽縣、鄲城縣、鹿邑縣等8個產業集聚區完成投資總額超過10億元,基礎設施完成投資超過3億元。
【展望】 力爭 “中原經濟區”鞋業老大地位
談到“十二五”期間周口如何加快發展,毛超峰說,要借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機遇,全力爭取鞋業老大地位。
為此,周口市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和科研機構,制定了《周口市制鞋業發展規劃》,并制定了行業發展優惠政策,策劃包裝了一批以制鞋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項目,進一步夯實了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礎。
周口采取“向外主動出擊和向上爭取支持”相結合的辦法,一方面自主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積極主動地開展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另一方面積極向省直有關部門尋求客商源、信息源。力爭到2020年,把周口鞋業出口基地建成產業鏈條完整、研發能力強勁、具有自主鞋類品牌,集鞋業生產、研發、配套設備交易為一體的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力的“中部鞋都”,形成以西華縣鞋業工業園和商水縣鞋業工業園為核心的“兩園”,輻射周邊九個產業集聚區。
今年10月11日,周口市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第一個“河南省制鞋產業出口基地”,并被列為全省15個重點招商項目之一。10月27日,河南省副省長史濟春親臨周口,并授予當地“河南省制鞋產業出口基地”的牌匾。
“秸稈經紀人”年收入10萬
40歲的王孟華,是周口市鹿邑縣城關鎮潘莊村一個普通農民。3年前,他成為鹿邑縣第一個“秸稈經紀人”。僅此一項,他每年純收入可達10萬元。
據王孟華回憶,2007年12月,他偶然聽說縣政府招商引資企業——國能鹿邑生物發電公司、一個利用秸稈焚燒發電的企業馬上要投產,每天光焚燒秸稈就得800噸左右。
王孟華趕快回家籌謀收購秸稈的事宜,一周后,“孟華秸稈收購站”在城關鎮大街最北側掛牌成立。三年來,僅此一項他就凈賺了30多萬元。如今,像王孟華這種專門收購秸稈的經紀人在鹿邑縣有50多個。
11月15日,鹿邑縣縣委書記楊廷俊說,鹿邑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年產80多萬噸秸稈,以前利用率僅20%。
2007年12月26日,國能鹿邑生物發電公司建成投產。該項目建成后,不但使大量秸稈變廢為寶、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燃燒后的灰渣也可以作為農家肥,提高糧食產量。
經過幾年的運轉,該廠如今年發電量是2.1億千瓦時,一年消耗秸稈30萬噸。這樣,僅此一項,全縣農民賣秸稈一年就可增收8000多萬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