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城:中老年服裝市場面臨匱乏的窘境
四月的錫城花團錦簇,草長鶯飛!漫步繁華街頭和商場,色彩絢麗、款式各異的時尚的主角,似乎永遠屬于年輕人。眼下,對于不少中老年人來說,想買一件合適的衣服都很難。究其原因,時過境遷,老年人已摘掉陳舊的老花鏡,用全新的眼光審視著周遭的一切;而企業卻依然原地踏步,用老眼光看待日益提升的“銀發需求”。
“最美不過夕陽紅”,面臨著諸多尷尬!
有錢難買“老來俏”
“現在要買件稱心合身的中老年衣服還是挺難的!”家住北大街的潘女士這幾天一直在市區幾家商場逛,本月底是她母親56歲的生日,她想給母親買身衣服表表孝心。可幾圈下來,卻一點收獲也沒有。
“上上下下跑了個遍,愣是沒有找到他們那個年齡段適合的衣服。”潘女士說,現在商場里不是淑女裝就是時尚女性裝,要么就是童裝,就不見有中老年衣服賣。即便有個別柜臺有中老年服裝出售,也是被散落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而衣服不是款式太前衛就是顏色太艷麗。
說起買衣難的窘境,不少中老年人有同樣的感受。“其實我要求也不算高,服裝不要太長,也不要太肥,顏色清爽點,款式過得去,價格在兩三百元就成。”頤和灣的錢阿姨前段時間一直想添置件春裝,可沒有找到稱心的,“地攤貨不敢買,商場里買不到”。錢阿姨說,現在年齡上去了,肚子也跟著大起來,買服裝非常發愁,“買小一號,穿著緊繃繃的;大一號,服裝又長,感覺邋里邋遢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錫城不少中老年人也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中老年人并不是不講究衣著,而是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據悉,在某服裝網站針對中老年人服裝的問卷調查中,有71.6%的人認為,中老年人有必要打扮。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認為當下的中老年人服裝不符合他們的時尚需求。
商家:利潤薄,人氣弱
一邊是中老年人在抱怨“買衣難”,而另一邊,一些服裝店和商家也是很無奈。
“確實是有市場,但利潤太薄!”走訪市區商家和招商城發現,專門批發和零售中老年服裝的店面確實少之又少,而理由則驚人的相似。即便有一些店打著“中老年服裝”的旗號,但更側重于中青年人,版型大多偏窄,上衣有收腰設計,褲子也是低腰的。
不少商家透露,中老年人是非常“精明”的消費群體,他們要求的性價比往往較高:價格公道,面料要好,款式要新。招商城的劉女士從事服裝生意多年,一開始她也覺得這塊市場應該不錯,但一段時間下來,她發現并不是那么簡單,“中老年人消費比較理性,不會盲目購物,而且對衣服款式、用料等比較挑剔。在經營中利潤比較低,不如童裝、其他年齡段的女裝利潤空間大。”
大東方百貨營業員說,老一代的人都比較節儉,買衣服不僅要價廉物美,而且換衣服的頻率也沒有年輕人高,靠這樣的消費力,商場經營就很困難。據悉,一度被中老年人鐘情的大東方百貨,原本在其二樓主要以銷售中老年人服裝為主,但是近幾年“改頭換面”后,商場引進諸多國際一線品牌,將定位改為時尚百貨,針對購買力強的中青年時尚人群。相比之下,中老年人服裝就越來越受到冷遇,現在可供五六十歲中老年人選擇的服裝品牌就僅剩寥寥幾個柜臺了。{page_break}
企業:市場亂,仿制品亂飛
“中國紡織看江蘇,江蘇紡織看無錫”!以“布碼頭”著稱的無錫,擁有數千家大大小小的紡織服裝企業。但即便是在這樣的地區,專門生產中老年服裝的企業也是屈指可數。一些企業甚至不愿意把自己劃入中老年服裝生產企業。
“你說這塊市場大不大,這么多中老年人要穿衣服,市場確實是很大,而且從目前情況來看,低、中、高各個檔次都很紅火,但并不意味著生意就越來越好做。”幾經輾轉,記者找到了無錫依佈制衣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這家多年專注于中老年服飾的服裝商,已逐漸發展成為國內中老年服飾的代表性品牌。銷售經理倪麗娟說,近3年來,公司銷售額的年均增幅都在20%左右,但利潤的漲幅則遠遠小于銷量,“中老年服裝市場陷入‘產品越來越好賣、錢越來越難賺’的怪圈。”
企業不愿過多涉足,更主要的還是無序競爭。業內人士稱,現在這個行業最不規范的做法就是“貼牌”。很多人去工商注冊個牌子后,隨便找些小作坊就把衣服做出來,然后貼上商標就成了自己的產品。“對他們而言,服裝根本沒設計可言,靠的都是仿造。”據悉,去年依佈出了幾款“爆款”,起初賣得很火,但沒過多久,市場上便鋪滿了仿制品。“這等于是我們在花錢幫別人做設計。”
此外許多生產廠家認為中老年服裝工藝復雜,號型設立不易,利潤低,所以放棄了這一巨大市場。
“銀發服裝”待拓荒
“最美不過夕陽紅”!如今,中老年人也越來越注重提高自己的晚年生活質量。尤其是女性中老年人,在“穿”字上,無論是數量、質量、款式、顏色,她們同樣有著追求。“鍛煉身體有運動裝,出門上街有正裝,旅游又是休閑裝”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正基于此,中老年服裝孕育著巨大的商機。據悉,目前,我市僅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就已達到93.98萬人,已超過全市戶籍總人口的20%。以每位老人一年保守需要10套衣服計,中老年服飾需求量達上千萬套。
“實際上,‘銀發經濟’是一條巨大的經濟鏈。”業內人士稱,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消費觀念隨之變化,諸如服飾、保健器材、鞋帽等老年人用品,將來的購買力絕不容商家忽視。單從服裝來看,目前多數老年服裝企業定位在中低端市場,這樣必然會有成本投入和宣傳上的矛盾。企業要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一點點去改變這個市場,使其變得成熟起來。
衣食住行,“衣”為先。如何做大做好這一市場,需要企業、消費者、市場的共同努力。
采訪手記:“夕陽”下的朝陽
“廠家不想做,商家不愿賣,顧客無處買”,這是當前中老年服飾市場的真實寫照。而就目前而言,除保健品一枝獨秀外,飲食、旅游娛樂等老齡群體所需的產品,都面臨著市場單一甚至是匱乏的窘境。
也許有人要說了,這是不是說明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太弱,還不足以支撐專業的老年市場呢?事實恰恰相反,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年齡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67億,到2020年的時候,老年人口將可能達到2.48億。如此龐大的群體所產生的消費需求,完全可以帶動形成一個新興的綜合產業。
實際上,老齡群體是個消費需求多樣化、多層次的消費群,它涵蓋了很多領域,有家政服務、社會養老、保健養生、玩具食品等。細心的商家只要能夠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消費習慣,給予老人細微的關懷和真誠的服務,便能占據這一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
在將來的老齡化社會中,“銀發產業”頗具活力和發展前途,是一個面向廣闊“夕陽市場”的極具生命力的“朝陽產業”。希望社會給老人們更多的關愛,讓老人們過得更加幸福、美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