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春繭產量大跌 引發“挖桑毀?!睋鷳n
從6月8日開始,江蘇省蠶繭主產區南通、鹽城等地陸續開秤收購春繭。
筆者11日上午在如東縣馬塘鎮潮橋蠶繭收購站看到,排隊出售蠶繭的蠶農卻稀稀落落,只有五六個人。“蠶養不起來了!”蠶農們七嘴八舌,不斷發出嘆氣聲。“從來沒碰到過像2011年這樣糟糕的情況。”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養蠶的馬塘鎮潮北村七組村民高國軍說,往年一張紙能產110-120斤鮮繭,2011年養了3張紙,只得繭180斤。
令蠶農們揪心和無奈的是,2011年春繭收購價每公斤在46-52元間,雖比往年每公斤高出10多元,但因天氣干燥等因素導致繭質下降,產量只有往年的3-6成。從事蠶繭收購13年的繭站工作人員張錦安說,往年,蠶農都是兩人或用小三輪送貨來,2011年幾乎都是一個人送來的。不少蠶農甚至“顆粒無收”。
泰興市分界鎮趙莊村蠶農王奎龍、王林生兄弟倆,2011年各養了2張紙,結果“全軍覆沒”。“往年這個時候已經結滿繭的竹架上只有幾個蠶繭。”王奎龍痛心地說,自己和周邊不少蠶農都是含淚將整簸箕的死蠶和不結繭的蠶倒到茅廁里。
自蠶繭開秤以來,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鑫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儲呈平一直坐陣一線督導收購,而開秤幾天來的情況令他格外憂心。2011年鑫緣春繭收購目標是11萬擔,目前蠶繭收購工作已近尾聲,卻只收購7萬擔,估計到最后也僅相當于2010年收購量七成左右。
“一年之計在于春。”高國軍說,春蠶一般受農藥影響小,是一年中最為穩定的,蠶農靠的就是頭春蠶,其收入一般能抵上全年兩熟的糧食收入。
“蠶沒養頭了,回去我們也要伐樹(桑樹)了,沒辦法。”在收購站,不時會聽到蠶農拋出這樣的話。
以往繭價行情低迷時,會出現挖桑毀桑現象,2011年蠶農遭遇春蠶“上山不結繭”的困局,會不會引發新一輪挖桑毀?,F象?
“2011年蠶繭減產主要是氣候、環境等因素造成的。”南通市農委副主任、高級農藝師朱進華說,雖然蠶繭產量下降了,但2011年春繭收購價處于歷史最高位,比往年每公斤高出10-13元,養蠶的比較市場行情來看,蠶繭價格高,需求增長,就不會導致新一輪挖桑毀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